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14篇

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14篇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范寅虎  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1893.11.10-1946.7.25),安徽歙(sh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14篇,供大家参考。

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14篇

篇一: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范寅虎

  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1893.11.10-1946.7.25),安徽歙(shè)县人,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既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优秀的大众诗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伟大的民主战士(周恩来称之为无保留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是主张通过教育来改造中国社会的一名行动理论家。

  陶行知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和民主、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去世以后,由全国53个人民团体进行了公葬,在他的遗体上覆盖着写有“民主之魂,教育之光”八个大字的旗帜,这是对陶行知一生最崇高的评价。

  作为教育家,陶行知既是一名教育理论家,又是一名教育实践家。在教育理论方面,陶行知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方面陶行知亲自创建了十几所学校或教育实体,最著名的有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重庆社会大学等。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不仅有丰富深刻的幼儿教育思想,而且亲自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是中国乡村幼儿教育的先行者、开拓者。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和学说。这一学说有三条基本的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的、为了生活和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的含义及启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基本命题。人们通常称“生活即教育”为生活教育的本体论。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过的是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反过来,要想受什么教育就得过什么生活。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决定教育;二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三是教育可以促进生活,提高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受更有意义的教育。这一原理可以概括为生活的、为了生活和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并不是要把生活与教育混为一谈,抹杀生活与教育

  的区别,而是反对把教育与生活对立起来或把教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搞所谓的纯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实质是以生活为中心教育,而反对以文化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文字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给幼儿教育的启示是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生活为中心,要从幼儿生活的需要出发开展教育,在健康的、科学的、有趣的生活中使幼儿受到生动活泼的教育,得到和谐愉快的发展。

  农村幼儿园应该关注农村生活及农村幼儿的生活,并从农村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幼儿受健康的、科学的、有趣的教育。

  十年前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核心的观念,就是要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开展教育。在《纲要》中共有33处使用“生活”一词,出现的频率仅次于教育(76)、活动(60)、学习(35),居于第四位,是纲要中使用最多的五个关键词之一(还有一个是发展,出现29次)。在前面各位老师的讲座中,也时时处处体现着生活教育的理念。

  (二)社会的、应济社会需要的、运用社会力量进行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含义及启示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场所论。这一原理是与“生活即教育”密切联系的,既然生活就是教育,那么生活的场所就是教育的场所,整个社会都是我们生活的场所,所以整个社会就都是教育的场所。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并不是主张完全取消学校与社会的区别,使教育退回到原始社会去。对这一问题,陶行知有句名言:“不应济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可见,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的目的一是要应济社会的需要,二是要运用社会的力量。也就是要运用社会的力量解决社会的问题。

  这条原理启示我们:幼儿教育不能关门(园)办学,而要与社会打成一片,社会中的工厂、农村、部队、机关……,自然界的鸟兽鱼虫、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四季交替……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工人、农民、干部、幼儿家长……都是可以依靠的教育力量。

  目前,我国的许多幼儿园都是紧关大门的,据说这是出于安全的需要。陶行知并不反对保护儿童安全,相反,他把儿童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不应该从心理上与社会隔绝,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要拆除我们与社会之间的“心墙”。

  自然,农村幼儿园不能脱离开农村社会而独立存在,农村幼儿园必须运用农村社会的力量,解决农村幼儿生活、成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行动的、为了行动和在行动中进行的教育——“教学做合一”的含义及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理解为,教法、学法、做法是合而为一的,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做的过程。比如游泳,教师(教练)是边游泳,边示范,这既是一个做的过程,也是一个教的过程;学生是边游泳,边模仿,既是一个做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

  在陶行知看来,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包含有教学做三层意思。三者统一于一个方面,即“做”的方面。教与学都是以做为基础的。做是什么,做就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行动,也可以理解为实践。但不能简单理解为动手,做既需要动手,也需要动脑。真正的做是在动手的同时去动脑,是手脑并用,手脑双挥。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人类活动的普遍规律,是基本的“事理”,也是基本的“学理”,这一原理具有普世价值。真正的教育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也必然是“教学做合一”的。

  这一原理的提出来源于陶行知对行知关系的科学认识。陶行知早年曾信仰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学说,把自己的名字由陶文濬改为陶知行,后来陶行知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先知后行、知而后行的理论是不对的,是唯心主义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所以他又把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了“行知”。在此后的实践中,陶行知又进一步认识到行动产生知识,知识又进一步指挥行动,在行动中又进一步产生知识,行——知——行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行知是合一的。所以,他第三次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行知行,并创造了一个字“”,陶行知说,就把这个字读作“干”吧。

  有的老师在给大家做讲座时说幼儿学习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并说成人是“知易行难”,幼儿是“知难行亦难”,这种观点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是站不住脚的。

  这一原理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是:幼儿教育不能搞纯粹的知识灌输,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应该引导孩子在行动中探索外部世界,认识客观事物,促进身心发展。

  在幼儿园的“做”是什么?幼儿的做我们可以称之为游戏,可以称之为学习,也可以称之为活动,还可以称之为工作。在《纲要》中,有60处提到“活动”,有35处提到学习,仅有3处提到游戏,虽然有14次提到工作,但指的是教师的工作,而不是幼儿的工作。这对幼儿活动特征的把握上我个人认为是有一点欠缺与不足的。

  幼儿的活动能称之为工作吗?他们做的是什么工作呢?与陶行知同时代的,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在从事着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一工作叫做“创造人”的工作。蒙台梭利认为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是成人创造了儿童。“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

  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施行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是说我们可以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生活教育的原理、原则与方法,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不知道生活教育理论,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必须是一名生活教育者。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学说,至今无人能超越,那是因为她是一名真正的生活教育者。在她的著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一书中,专门有一章是论述“生活教育”的。我把这一章的开头一段内容给大家抄录如下:

  “为了在本文开头即阐明自出生起开始的生活教育的真正含义,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的领袖——他就是甘地——不久前宣布教育必须与生活共存,不仅如此,他还说教育的中心点必须是维护生活。世俗和宗教领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还是第一次。另一方面科学不仅已经宣布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在证实将教育延伸至整个生活是切实可行的,然而却没有一个公共教育部接受这一思想。我们当前的教育只重视方法、目标及社会目的,但人们仍然可以说它并未将生活本身考虑在内,在不同国家所有法定的教育方法中没有一个旨在帮助自出生开始的个体,并保护其发展。目前形成的教育是一种既与个体生活分离又与社会生活分离的教育。”

  三、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具体主张

  (一)论幼儿教育的对象

  对幼儿教育的对象,陶行知未曾有过专门的论述,但从陶行知对幼儿教育意义的论述和陶行知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所指的幼儿教育是指六岁以前的教育。陶行知当时称之为幼稚教育。不能单纯理解为幼儿期(3-6岁)的教育。这样理解,才符合陶行知所倡导的“出世但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的终身教育思想。

  (二)关于幼儿教育的意义,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幼儿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教人要从小教起

  陶行知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说:“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事倍功半。至于不负责任的教师,那里顾得到这些。他们只一味的放任,偶然亲自看见学生做坏事,也不过给儿童一个消极的处分。于是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蓬蓬勃勃的长,不到自害害人不止。”因此,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教人要从小教起。

  2、幼儿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

  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不仅是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而且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他说:“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国家要兴旺,社会要发展,都必须从幼年起开始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3、幼儿教育有利于妇女劳动力的解放

  陶行知认为,工厂和农村最需要幼儿园,如果工厂附近办起了幼儿园,可以使女工既不必心挂两头,又能使他们手边无拖累,则做工效率自然也要提高好多。至于农村,同样需要幼儿园,农家妇女在农忙时,小孩子跟前跟后,真是麻烦,假如有一个地方替他看孩子,他们真是感激不尽了。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要使人民都受到教育,必须到民间去,到乡下去。“倘使农村有了幼稚园,就能给这些孩子一种相当的教育,并能给农民一种最切要的帮助。”总之,无论是工厂还是农村,工人、农民都需要幼儿园。有了幼儿园,孩子们既能接受教育,又能解放劳动力,有利于社会发展,人民富裕。

  (三)建设中国的、平民的、省钱的幼儿园——幼儿园的标准

  在旧中国,幼儿园同其他学校教育一样,先是照搬日本,后又仿效欧美,不仅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且还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阵地之一。陶行知对旧中国幼儿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的主张。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国内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这就是“取法外国,不适国情”。“他们弹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这就是“费用太大,不能普及”。国内幼儿园花钱太多,有时甚至超过小学的好几倍,原因是所用的东西都是外国货,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儿园花钱多,家长就得多弄钱。学费高了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得起,才可以享受幼儿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是进不去的。所以,幼儿园成了富贵人家的专用品,成了富贵人家显示特权的专门场所,平民是没有份的。

  陶行知认为,我国是农业国,国民的85%是农民,住在乡下,要想推广幼儿教育,让农民孩子接受教育,就必须彻底革除三种流弊,幼儿园只有下乡,才能收到普及的效果。陶行知下定决心改革幼儿园的三种弊病,要把外国化的幼儿园变成中

  国人自己的幼儿园,把花钱多的幼儿园变成省钱的幼儿园,把富贵人家的幼儿园变成平民的幼儿园,其具体措施是:

  1、建设中国的幼儿园。陶行知针对当时幼儿园的外国化弊端指出,“我们在这里要力谋幼儿教育之适合国情,但不采取狭义的国家主义。”他说:“我们要充分利用眼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必须以家园所出的为中心,至于外国的也不能一概地摒弃。对于那些合乎科学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性的,在中国当时社会条件下可行的、有用的东西都要加以吸收应用。我们要把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日本的、意大利的、美利坚的……一切关于幼儿教育的经验都吸收进来,我们来截长补短冶成一炉,造成一个今日的中国式的幼儿园。”

  2、建设省钱的幼儿园。陶行知始终坚持一定要用少的金钱办出好的教育的观点。他一再指出,最需要幼儿园的地方是乡村与女工区,女工区的幼儿园还可由工厂负担经费,而乡间是民穷财尽,费钱较少的小学尚且不易普及,何况费钱加倍的幼儿园呢?他认为只有用省钱的办法去谋根本的改革,幼儿园才有普及的希望。第一个办法是打破外国偶像,不迷信外国人。第二个办法是自己培养师资,首先是挑选本乡天资聪敏、善良厚道的妇女对其进行训练,之后由他们教导本乡儿童。其次是实行“艺友制”。艺友就是从师做徒弟,从做上学,从做上教。“艺友制”采“徒弟制”的精华而去除其糟粕,由每所幼儿园有经验的教师每年训练两三位“徒弟”,这样,多办一年幼儿园,就多训练一年师资,有了教师就能开办幼儿园。第三个办法是发动本村小学及本村工匠仿制玩具。陶行知认为这三个办法同时实行,即可以实现办省钱的幼儿园的愿望。

  3、建设平民的幼儿园。要建设平民的幼儿园,一是要省钱,二是要适合乡村儿童的生活习惯,三是要应济平民的需要。花钱既省,取费自廉,平民的儿童当能享受机会均等。教师取之乡间,与村儿童生活气味相投,自易亲近。能应济平民的需要,自有彻底平民化之可能。所以,倘使办理得当,乡村幼儿园可以先小学而普及。

  (四)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

  陶行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积极倡导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幼儿教育,不仅明确了方向问题,而且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特别是“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在幼儿教育与实践中同样体现,他提出并实践了以幼儿生活为中心,改革幼儿教育学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

  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

  陶行知十分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把保障儿童健康看做是幼儿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他说:“儿童健康比什么都要紧”,希望大家把儿童健康当做幼儿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要求幼儿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为此,陶行知主张幼儿园教师必须受过严格的卫生训练,否则幼儿园恐怕要变成传染病中心。当然,陶行

  知倡导健康教育,并不是主张消极地防止疾病,而是主张积极地锻炼身体,增强儿童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在他创办的幼儿园里,为使幼儿身体得到锻炼,教师除组织好室内活动外,还开展更多的户外活动,同时,教师还针对幼儿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日常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教育,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地维护身体健康,长大以后成为有生活能力的国民。

  2、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培养他们从小热爱科学

  陶行知非常重视儿童的科学教育,早在1925年就指出:“科学教育应从儿童时代下手”。他还说:“整个世界都是向科学猛进,我们中国必须受科学的洗礼,才能在科学世界中适于生存。但是要想创造科学的中国,必须培养科学人才幼苗,才能达到目的。”1932年,陶行知特意指出,幼儿园要重视科学训练,要求幼儿园开辟新途径,创造新材料,重新改造现有的故事、游戏、歌曲,公主、王子的童话时代已经过去了。他提倡小孩子“玩科学把戏”,他说:“我们提倡科学,就是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把戏,科学的小孩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我们要小孩玩科学的把戏,先要自己将把戏玩给他看,任小孩子自由的去玩,不能加以禁止,不能说玩把戏的孩子是坏蛋。”1937年秋,他给二子晓光、三子陶刚写信说:“你们知道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的变成科学的中国了。”陶行知不仅重视儿童早期的科学教育,而且身体力行,亲自教儿童“玩科学把戏”,积极创办自然学园,提倡把科学下嫁给儿童。他亲自主编儿童科学丛书近百种,为儿童学科学、爱科学创造了条件。

  3、重视幼儿的劳动教育,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

  陶行知一贯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尤其重视对幼儿从小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教育。他主张每个幼儿园必须有一个小农场供幼儿从事劳动,让孩子们“种几颗黄豆”,“养几只老母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192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设计教学创造者克伯屈(1871-1965)访华,来参观中国的教育,当时对中国的幼儿园有一句很尖刻的批评,他说:“现在中国的幼儿园还是25年前的幼儿园。”陶行知就问克伯屈:“中国的幼儿园还是25年前的幼儿园,当然不是今日的幼儿园,究竟什么叫做25年前的幼儿园,什么叫做今日的幼儿园呢?”克伯屈说:“25年前的幼儿园,就是一切都是机械的,同是一律的天天在那里拍拍手,走走圆圈,一个教师在那里弹着琴。……总之,一切活动都是机械的,千篇一律,万篇一律,一成不变的。”陶行知说:“你只是看到中国幼儿园的一小部分,还有一大部分不是这样的,我可以带你去看看。”陶行知带他到晓庄幼稚园和燕子矶幼稚园的农场去看小朋友所种植的东西,克伯屈看后大加赞赏,说:“这些我在外国倒还没有看见过,这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五)幼儿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1、以幼儿生活为中心,以家乡教材为中心

  陶行知非常重视幼儿园的教材建设问题。为了使幼儿教育同幼儿实际生活相联系,陶行知主张对过去幼儿园的课程和教材进行审查和重新编写。他在《审查编辑幼稚园课程及教材案》中提出,全国所有幼儿园的课程与教材多半是从外国来的,不太适合国情,“叫小孩子爬在地上做猫捉老鼠的游戏,是要有极干净的地板才好做的……用极精致的纸印刷极美丽的图来给小孩子认字,这是不适宜大多数的一般的幼稚园的”。因此,他要求以幼儿生活为中心,以家乡教材为中心,就地取材。乡村幼儿园更应适合乡村儿童的生活。他说:“我们不要搬洋货,也不要骛时髦,只求适合于乡村儿童的生活。”为了勉励小孩子“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陶行知经常亲自为幼儿编写教材,编写有《我是小孙文》、《我是小牛顿》、《我是小盘古》等儿歌。同时,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他为儿童编写了许多反帝爱国的诗歌,教育孩子们打倒帝国主义,联合起小拳头向敌人进攻。

  2、改革传统方法,依据年龄施教

  陶行知坚决反对脱离幼儿年龄特征,把他们视为“小大人”的传统的幼儿教育方法。他认为,幼儿园教师必须热爱幼教工作,要关心和爱护幼儿,懂得幼儿心理特征,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施教,决不可漠视小孩子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和情感。“中国以前有一个很不好的观念,就是看不起小孩子。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以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岁的小孩,就要他读《大学》、《中庸》。换句话说,就是小孩子没有地位。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陶行知还告诫人们:“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难免有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辅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我们必须沿这路线进行,才能使儿童脱离苦海进入乐园。”

  3、重视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重视幼儿教育,不是创办几个幼儿园,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就完事大吉了。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家长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陶行知在倡导开办幼儿园的同时,对家庭教育也进行了研究。在家庭教育方面,他有三点意见值得重视。

  (1)母亲在幼儿教育中的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所以需要对母亲进行培训。陶行知指出:“要培养小学生,先须培养幼稚生,更须培养婴儿,即须培养婴儿的母亲,那才是根本的办法。不注重母教要想把小学办好,比如是水中捞月,如何可

  能?”

  (2)父母对于子女教育应该有一致的态度。“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

  关于宽严问题,陶行知认为只能根据事体的大小来确定,哪些事应该严?哪些事应该宽?父母需要有一致的态度。该宽的父母都要宽,该严的父母都应严。不能是父亲一味地严,而母亲一味地宽。这样做是有害于儿童的成长的。

  (3)反对溺爱。陶行知倡导“爱满天下”,但这种“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教育,不是对孩子行为的限制,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碰,更不是溺爱。针对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的教育方式,陶行知指出:“爱的教育容易捧,容易哄。溺爱是有害的,把小孩拉住使他们不能向前跑。小孩所需要的不是爱而是了解。”

  (六)六大解放——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的使命就是解放人,即“使人成为人”。儿童不是知识的容器,不是做题的机器,而是社会的主人,社会的创造者。幼儿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儿童创造的品质,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儿童的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自己去想。

  2、解放儿童的双手。人类自从直立行走以来,前脚变成了一双可以自由活动的手,进步便一日千里,超越一切动物。假使人类把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就不能有创造发明。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只有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自己去干,才会有创造发明。

  3、解放儿童的眼睛。要让儿童自己去观察,自己去看世界,不要给儿童戴上有色眼镜。

  4、解放儿童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5、解放儿童的空间。“我们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

  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认为,一个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批评当时的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不能创造,特别是对当时的考试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是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篇二: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浅谈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对当今的启示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

  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

  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这种状况令陶行知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

  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外国的钢琴,唱外国的歌曲,讲外国的故事,玩外国的玩具等等.

  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昂贵,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

  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这一办园原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

  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

  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实的启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给我们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第一、要有改革创新的观念,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我们国家正面临着经济转轨时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不改革,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宏观上,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着眼于“三个面向”,把教育摆在战略的高度重视起来;在微观上教育要走向市场,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校、课程。比如可以有科学的预测,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提供信息,避免重复建校,浪费资源。

  第二、要立足国情办教育.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

  础决定,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对人才素质相应的要求就高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应也低一些。各地区财力、物力、人力对教育的投入也不尽一样,不能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就放弃我们的努力,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办教育,因材施教地办教育,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多层次的人才,把教育当做事业来办,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

  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三: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

  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并对创办平民幼儿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

  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所以乡村幼儿园的功效比城市幼儿园还要大.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因此,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陶行知提出的“省钱的(经济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这一办园原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而且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使在今天来看,陶行知的这些理论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

  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

  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该办法大致过程是:第一步为参观,第二步为参与,第三步为实习。即以乡村幼稚园为基地,由有经验的老师带两三个妇女作徒弟.按做中教,做中学的道理,徒弟跟师傅学习幼稚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辅以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幼儿的技能、技巧.

  大约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老师.而且,她们同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幼稚园老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该方法针对旧中国经济与教育落后的现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昨天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师资的方法,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从实际来看,取得一定学历的幼儿师范生参加工作后,还需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而且业务的提高,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可见,陶行知当时提倡的“艺友制”于今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使家长与社会对幼儿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推向农村,为更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对“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儿童,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到儿童发展上,把握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把幼儿教育总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目标,并把握发展目标和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弹性地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

  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这就是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在当代最好的体现。当今的幼儿家庭在学前教育的投资方面越来越大,学前教育逐步又有了“洋化"和陶行

  知先生时代的“三种大病”的趋势了。目前,各大中城市都热衷于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等洋式幼儿园,把幼儿园“洋化”推向了高潮,由于挂着尖端学前教育思想的牌子,学前教育投资很高,一些幼儿园只有权贵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尤其那些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幼儿”和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幼儿”,这些孩子的学前教育因为现实的制约出现了很多状况,很多“留守幼儿"和“流动幼儿”连最基本的学前教育都不能得到完整、连续、完善地接受。因此,从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更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比如能够根据现今流动家长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流动家长的“亲子教育”,让流动家长在重视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教育.

  本文只是探讨了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部分,除此以外,他还有许多丰富的教育思想,诸如在幼稚园课程、日程安排及重视幼儿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也是极富创造性的。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四: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些幼儿教育思想,结合当下幼儿教育的一些问题,简要阐述了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理念对当下中国幼儿教育方针和改革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教育时,要重视儿童的天性和能力,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教育不是赋予儿童创造力,而是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幼儿人格能力的培养,单纯的“技能的学习”偏离了幼儿教育的轨道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教育意识的提高,我国的幼儿教育更是蓬勃发展,但是随之而来还有一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简要概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些幼儿教育思想,结合当下幼儿教育的一些问题,简要阐述了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理念对当下中国幼儿教育方针和改革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68-01

  被后人誉为我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的陶行知先生,他的幼儿教育理论点明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他所倡导的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极具现实意义,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将幼儿的教育活动与现实生活经验相结合,这对目前的中国的幼儿教育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性作用,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改革方面。

  1.陶行知幼儿教育的思想内涵

  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幼儿教育相关问题。他提出六岁之前是幼儿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习惯养成、人生观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一旦教师在这个时期对儿童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调教,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所在。倘若错过这一段黄金教育时期,让他们在这一时期养成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日后将很难纠正。有句俗语说的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育在儿童学习成长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此外,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到了另一点,那就是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他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书和育人。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教育时,要重视儿童的天性和能力,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教育不是赋予儿童创造力,而是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而知

  .

  识的传授也是为了儿童更好的释放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切记不可本末倒置,将教育变成了单纯的技能传授,囚禁儿童的天性,抹杀他们的创造力。

  2.陶行知幼儿教育的教师价值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多方位的阐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保证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无论是待遇方面还是社会认可度方面都不高,这导致愿意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的人比较少,幼儿教育发展严重受阻。为发展幼儿教育,我们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幼儿教育中,促进我们的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幼儿教师要尊重孩子,在了解幼儿心理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幼儿阶段,孩子们正是爱玩的年龄,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考虑到他们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带领他们在玩耍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幼儿由于他们本身的身心特点,对周围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在教导过程中一定不能为了省事对于儿童的各种问题敷衍了事,或者直接简单粗暴的拒绝他们,不然他们下次再有疑问时,不愿或者不敢再继续询问。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也应切实承担起幼儿启蒙的教育重担,通过学习、培训等多种途径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能,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提供保障。

  3.陶行知幼儿教育的实践融合

  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为当今中国的幼儿教育指明了方向。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幼儿人格能力的培养,单纯的“技能的学习”偏离了幼儿教育的轨道。幼儿时期是儿童进行人格教育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抓住了幼儿的这段黄金时期,未来的教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很早就提出,一切外在事物的基础就是修身,即人格的培养。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本末倒置,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儿童的智力开发上,单纯的教导幼儿各种知識技能,忽略了他们人格的培养,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学习大为不利。当今大多数大学生受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逃避,受挫能力差,这就是他们性格缺陷的重要体现。要知道,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兴办幼儿园不仅有利于儿童后续教育的开展、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解放妇女劳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另一个教育思想—“生活教育”。该思想理论为目前中国的幼儿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改革思路。要知道幼儿阶段,儿童尚不具备基本的读书学习能力,周围环境就是他们认识自

  .

  我、了解世界的基本途径。而且幼儿阶段,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都充满着诱惑力。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农村,无论是师资还是资源都很缺乏,“生活教育”方式充分利用了农村儿童贴近自然的优势,在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幼儿教育,更容易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热爱自然的良好性格。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大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中国仍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他指出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指明了方向。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也是我们解决目前城乡教育不平等的改革方向之一。我们要认真学习他的教育思想,落实到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去。

  .

  

  

篇五: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要:国家对于未来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幼儿教育中,现实中存在众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实例。众多教育家将教育事业致力于幼儿园,例如,著名的陶行知教育思想被认为是具有现实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之一,为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思想启示,为幼儿教育事业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指明了前进的阳光大道。

  关键词:幼儿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启示

  引言

  针对《陶行知文集》进行再次阅读,仍然深感亲切,通过思考陶行知教育思想仍然可以体会到“真正的教育”是什么、“生命化的教育”是什么,可以深刻地感悟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着引领的作用。心系当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真正意义

  陶行知先生心系伟大的祖国,放眼望去,陶行知对欧美等众多国家和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细致认真的考察,认定必须将科学教育进行大力推广,真正踏上“科技兴国”的发展道路,才能将旧中国进行改造,创造出具有科学性的、现代化的中国。他认为应从小实行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时期就开展科学的教育工作,培养一代代“科学的幼儿”,随之才能诞生出“科学的中国”。幼儿的科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

  (1)就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其根源在于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其直接反映在对幼儿家庭教育的投资层面。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同的家庭在幼儿的情感和教育等各个方面投入的资金、精力都不一样。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给文化带来了极大

  冲击,各个家庭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期望观,使得家长在幼儿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而且当前幼儿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较为缺乏的现象,进而导致部分幼儿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

  (2)我国教育学在研究、运用以及普及方面的滞后,使幼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我国某些地方的教育事业在切实的实施中未能将教育的根本涵义进行较好的体现。由于存在较低的起点,导致我国幼儿教育在长时间段停留于普及基本知识的阶段,一代又一代的教学者只是对知识的积累量较为重视,却忽视了对创造力、想象力的有效培养,对于发散和创造方面思维的有效激发和训练一并忽视了,而这种思维的习惯和模式的养成正是通过最早期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中进行的。

  (3)幼儿园属于公共教育机构,其功能包含:对幼儿进行周到的照顾;对游戏场地、教学材料、内容等的提供;为家长传授幼儿在发展和教育中具有专业性的知识。虽然幼儿教育机构能够给幼儿教育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但是某些家长在幼儿教育和心理学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确是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从而使得相关的教育机构对于社会中的部分责任有着承担。现代社会中,随着幼儿教育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教育知识愈加显得的相对匮乏、难以统一,幼儿教育事业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现象。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提高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进而使幼儿园提高课程质量

  人类大脑的关键发展阶段是六岁之前,六岁前的幼儿时期受到的的良好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固基础,人们的态度、个性以及行为习惯部分是在六岁之前养成的。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人需要从小教起”、“教育的根本之根本在于优质的教育”等教育观点,我们要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进行有效借鉴,对幼儿的教育应做到高度重视,进而实现高质量幼儿课程教育。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早期教育并未做到重视,同时不重视幼儿园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活动和游戏只是进行随意的设计,导致课程质量的降低,进而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将自身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深度进行深化,对

  幼儿园中的每一堂课程应进行认真的准备,使幼儿可以在每堂课程活动中有所收获,有助于幼儿的发展。首先,教师应将课堂的主题进行确定,能够围绕主题进行课堂内容的有效开展,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和条理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将主题作为中心,设计相应的游戏和活动,使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实现趣味化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将自己内心想法和看法进行发表的机会,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锻炼有着重大帮助,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拓展,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作为新上任的幼儿教师,可以对经验丰富教师的课程进行观摩,并与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做到互相学习和进步的效果,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对幼儿教育内容进行丰富,促使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进行有效的学习,现代化幼儿教育应将对幼儿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使幼儿可以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包含了健康、科学、劳动、思想道德以及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幼儿而言,有着较小的年龄,同时体质较为瘦弱,所以,幼儿教育应对幼儿在健康方面的教育进行强化。在幼儿园中儿童的健康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入,为学生讲授关于卫生方面的知识常识,促使幼儿可以从小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锻炼,使幼儿的体格得以增强,使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同时可以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使幼儿的科学意识和精神可以从小养成,进而对幼儿进行科学兴趣的有效培养,使其科学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可以不断的鼓励有效进行科学知识的自主探索,并积极的进行深入思考。还应该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培养的重视,六岁之前的时期是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最关键的阶段,应着重培养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品质,对幼儿进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怀和社会强大责任感的有效培养,对幼儿开展真善美的教学模式,拥有良好的额人格魅力。教师还可以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使儿童建立劳动的思想意识,进而养成勤劳的人格品质,通过劳动将幼儿的自立能力进行强化,最终实现良好和对劳动产生热爱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3)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中,应将教育内容和幼儿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教育而言,不应限制于教室范围之内,可以将学生带入社会和大自然的环境中,带领幼儿到美丽的公园和植物园等地方,让幼儿可以和大自然产生亲密的接触,通过大自然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刻的感悟。使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产生密切的练习,使幼儿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体会切实的感受,使幼儿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能够做到更好的理解,同时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较好的吸收。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多样化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对生活中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促使幼儿通过实际生活建立学习的思想意识,进而使幼儿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强化,在生活中完成学习。教师可以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家务和园艺等形式的活动,使幼儿学会在生活中进行知识能力的获取,让幼儿产生生活是获取知识的根本源泉的思想意识,通过现实的生活进行知识的有效获取。

  结语

  我国的幼儿教育应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有效的吸收学习,深化对幼儿的早期教育的认识,进而提高幼儿园的课程教学质量,丰富幼儿的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健康、科学、劳动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有效的启迪和发展。同时对幼儿的教育应结合现实生活,帮助幼儿认识到现实生活是产生知识的真正源泉,学会在现实生活、学习中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金林祥,屠棠,冯鸿甲.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3).

  [2]黄仁贤,涂怀京.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与当代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09).

  [3]李煜.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看当前幼儿教育[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唐凤月(1980-),女,汉,江苏苏州。本科,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友联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篇六: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幼儿教育几点启示

  教学中体现生活,生活中体现知识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和主线,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它有三层含义:(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

  我们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要注意针对幼儿这一时期的身心特点,紧抓“玩”这幼儿的天性,抓住幼儿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里,紧扣实际生活。让幼儿在玩耍中学到认识新事物,接触新生活。例如:在幼儿刚入园的时候,对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既排斥又好奇。这是幼儿的天性,同时也因为如今幼儿在进园之前,好多是独自一个人和家长一起成长的,这样他们一定程度上对集体生活不适应。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我们要快速的成为幼儿的玩伴,减轻幼儿排斥的心理,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好奇和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具体的如让班级适应快的幼儿主动和适应慢的幼儿做小伙伴,询问幼儿有没有哥哥、姐姐,可以在班级让幼儿相互认哥哥、姐姐。

  我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次音乐节奏观摩课上,当教师出示五线谱音符问幼儿这像什么时,幼儿积极性很高,纷纷回答说:像“气球”、像“勺子”、像“小蝌蚪”„,正在大家为幼儿丰富的想象而感到高兴的时候,教师却反问了一句,这像“蝌蚪吗?结果再没有幼儿敢回答,活跃的思维一下被扼杀,原因只有一个:教师想要幼儿说出像豆芽。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釆用灌、统、管的方式。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也体现了这一点。其实,幼儿对五线谱音符一般是没有概念的,我们让幼儿看五线谱音符实际是为了拓展幼儿的思维,同时看看幼儿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对平常生活中事物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幼儿只要回答出了像什么,我们就应该鼓励。因此,幼儿的教育应该把重

  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教师要对幼儿回答的问题给予肯定,鼓励并及时发现他们的小发现、小创造的火花,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萌芽。

  教师引导学习,教学做三合而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陶行知先生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其实,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应该理解为三层含义:教育也是生活的一种现象,在这种现象里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三者是密切相关的。做既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教与学的关系,是引导的关系。陶行知先生对此举了一个与生活有关的生动例子: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

  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解决的其实是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集体生活的概念、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举止。这些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幼儿在将来的成长中必备的生活技能。作为教师,我们不能

  用成人的思维去教育幼儿,而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发现问题。我们的教育幼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教育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对幼儿有针对性的引导。

  爱心、耐心,这样会因为幼儿害怕老师而服从,往往对老师回避。干事缩手缩脚,有的甚至对老师产生厌恶和憎恨,时间长了幼儿的独特意识随之消失。

  三)师德思想

  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而且对师德也很有研究。

  1.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

  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

  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第三,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2.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徇私情。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点上,陶行

  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意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便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对此,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自治学校的学生认为这首诗中的“大"字需要改动,陶行知先生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3.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通力合作”

  “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最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

  “同心协力”的境界。

  4.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陶行知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

  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能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其次,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关系,共同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体现在教师要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用这种方法就能渐渐地培养。心心相印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

  

  

篇七: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启示

  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启示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不仅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且与新世纪的教育,特别是与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密切的逻辑关系。陶行知独创的以生活教育学说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非凡的教育实践,是留给我们后来人的十分珍贵的财富。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陶行知进行了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幼儿教育的特点创造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曾创造了极大的奇迹,在21世纪,他的科学教育思想仍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不久前颁布的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这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简直如出一辙。因此,我们探讨和学习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于贯彻新《纲要》,推动新一轮包括幼儿科学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加速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陶行知在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科学的探索。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质教育,把保障儿童健康看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首要工作,一再强调“儿童的健康比什么事都要紧”。[1]他曾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儿童健康当作幼儿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提出:“培养健康的生活,以实施健康的教育。”[2]他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

  1

  2.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陶行知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3]在他看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4]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5]所以,陶行知对幼儿德育尤为重视,强调“真人”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幼苗。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他指出:“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6]为此,他还进一步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7]在他看来,儿童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孩子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孩子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4.倡导幼儿美育,陶冶健全人格。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而教人化人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艺术和校容、校貌来陶冶儿童的思想、品德。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治,很有密切关系。”[8]他在创办晓庄幼稚园和育才学校时,就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不仅环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他认为幼儿教师要带领儿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创造优雅的园内环境开始,建设一个“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的幼稚园,使幼稚园成为“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9]可见,重视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建设和美化,是一件关系到幼儿人格陶冶的大事,马虎不得。5.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陶行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创设的乡村幼稚园里,还有因地制宜办的儿童小农场,让幼儿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从小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真正的劳动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为指导,以创造为目的的。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擦擦桌椅、扫

  2

  扫地上,而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既快乐又光荣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新审视:内容生活化和动手“做”科学陶行知主张科学教育的内容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举,内容十分广泛。而如何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陶行知从生活教育学说出发,认为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教育,生活是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因而他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儿童的生活环境,主张以宇宙为学校,以大自然为科学园,以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和周围事物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因此,陶行知说科学不是“很高深很精微”的学问,而是“我们日常玩的,人人都会的”。可见,幼儿科学不是高深的科学,而是浅显的、具有启蒙性的科学,即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教育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必定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必定是能够满足幼儿好奇心的东西。因此,当今的幼儿科学教育,不再追求使幼儿获得一大堆僵化且无法应用的死知识,而是要让幼儿学会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引导幼儿体验到生活中需要科学。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不断感受到学科学的乐趣,不断体验到运用科学的快乐,使幼儿真正理解科学的意义,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出发,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是玩科学的把戏和做科学小实验。为此,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主张解放幼儿的大脑、双手、双眼、嘴、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探索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可见,陶行知十分重视感官的训练,让幼儿动手“做”科学。教师应引导并和幼儿一起来玩科学的游戏,一起来谈,一起来想,并且独出心裁、大胆探究。幼儿园现行的科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孩子的手脚,孩子运用感官的机会多了,但头脑尚未得到彻底的解放,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仍将对幼儿科学教师有重大启迪。有了上述“六大解放”,幼儿就可以充分运用和训练各种感官,“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这样才能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感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3

  

  

篇八: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思想、内容,以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和改革。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并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2]。”

  科教兴国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幼儿教育给于了无情的抨击。有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主张1.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在他看来,普及幼儿教育要进行三个步骤:(1)”改变我们的态度,一般人的态度总以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学一两年,或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2)”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幼稚园的办法是费钱的,不想法节省,必不容易普及。”(3)”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普及教育的最大的难关是教师的训练”。陶行知先生将国家的前途与幼儿教育联系在一起,可见幼儿教育的确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普及幼儿教育的主张,较一般资产阶级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提法,更近了一步。

  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是天生的创造家;幼儿是积极的探索家;幼儿是自主的管理者。”他认为,幼儿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经过至少人类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获得并传递下来的人的才能的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的重要条件是环境。因此,他提出重视教育的作用,指出:”教育是要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他明确提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可见,陶行知是十分相信儿童的创造力的,只是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要有先决条件,即”六大解放”。只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才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要鼓励儿童大胆创新,必须要解放儿童,实现”六大解放”。

  3.主张革除幼儿教育中的”三病”,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在旧中国,幼儿园同其他学校教育一样,先是照搬日本,后又仿效欧美,不仅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且还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阵地之一。陶行知对旧中国幼儿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的主张。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国内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这就是”取法外国,不适国情”。”他们弹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这就是”费用太大,不能普及”。国内幼儿园花钱太多,有时甚至超过小学的好几倍,原因是所用的东西都是外国货,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儿园花钱多,家长就得多弄钱。学费高了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得起,才可以享受幼儿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是进不去的。所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以,幼儿园成了富贵人家的专用品,成了富贵人家显示特权的专门场所,平民是没有份的。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这次新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很相符合。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的思想内涵,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2.“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

  

篇九: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在给“生活教育”下定义时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又指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实践家。本文专门研究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其思想精髓及基本观点,并分析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农村;幼儿教育;现代价值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中的奠基作用已为国内外许多教育研究和实践所证实。陶行知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教人要从小教起-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一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散见于他的著作和讲话文稿中,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他还指出:“教人要从小做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

  2.从生活教育出发,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改革幼稚园教材。陶行知在给“生活教育”下定义时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又指出,生活

  .

  决定教育,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如果我们把幼儿的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互割裂,把教育看作是幼儿生活之外的东西那么幼儿的教育就远离了生活。因此,他认为选择幼儿教育内容应考虑幼儿的知识经验基础,应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寻找丰富有趣的内容。贴近生活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从这样的理念出发,陶先生还进行了幼稚园教材的改革。陶行知认为:“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他呼吁“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是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要从学校以外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在这里,陶行知指出教材应该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二、陶行知论农村幼儿教育的目标

  1.革除幼儿教育的“三大病”,创办适合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儿园。陶行知尖锐地指出,当时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当时的幼稚园充斥着外国货:弹的钢琴,唱的儿歌,讲的故事,玩的玩具,甚至于吃的点心都是外国的,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国内幼稚园花钱太多,有时超过小学好几倍。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既是多花钱,就得多弄钱。学费于是不得不高,学费高,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他的幸福。所以幼稚园只是富贵人家的专用品,平民是没有份的。因此,陶行知提出,新创办的乡村幼稚园,要改革这三种弊病。只有“把外国的幼稚园化成中国的幼稚园,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把富贵的幼稚园化成平民的幼稚园”,幼稚园才真正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普及。因为寻常幼稚园的办法,实在不能够移到乡下来,必须经过一番根本变化,方能到乡村去。

  2.提出了普及幼稚教育的设想。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幼儿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为此,陶行知大力倡导普及幼稚教育,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结合国情,身体力行,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为幼儿教育走向中国农村做出了表率。他说,“将来全

  .

  国同志起而提倡,使个个乡村都有这样一个幼稚园,使个个幼儿都能享受幼稚园的幸福,那更是我们所朝夕祷祝的了”。

  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启示

  1.对农村幼儿教育意义的重新认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幼儿占全国幼儿的多数,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点、难点。我国现有的幼儿园和幼教师资,在城市已经基本普及和饱和了,有的地区甚至有过剩的现象。但是,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幼教事业还只是起步阶段,农村幼儿入园率极低。

  陶行知指出,幼儿教育不仅是人生的基础,而且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得好,学校教育就顺利,反之,学校教育就难以成功。的确,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幼儿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有研究表明:“参差不齐的幼儿教育对小学低年级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时性”。

  2.对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的重新思考。农村幼儿教育要健康持续发展,足够并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调研中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观念普遍陈旧,缺少献身幼教事业的责任心,教育教学能力相对不足,普遍缺乏培训的机会,待遇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这些严重阻碍了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

  农村幼儿园因收费比城市低得多,且要自负盈亏,无任何经费来源,自然而然办园者会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如尽量少订些幼教杂志、报刊、书籍,更不用说电脑网络设施,教师也是一班一师,师幼比过大,幼儿教师整天带班责任、压力大,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确实很难。所以农村幼儿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科研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四、结语

  陶行知的农村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很多,现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启示性。但愿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相关问题的了解与进一步研究,从而对加快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2]《幼教课改新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

  [3]梅娜新.《论陶行知的思想及其特征》,2009年.[4]周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2012.

  .

  

  

篇十: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方面,陶行知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充分理解幼儿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做幼儿学习积极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与幼儿站在一条战线上,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欣赏幼儿,学会幼儿的纵向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给予幼儿不同的表现机会,挖掘幼儿的优点,看清幼儿的缺点,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的教育,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分为科学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思想等方面,而这些教育思想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

  摘要:随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提出,其现实意义与作用也逐渐地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师地位、幼儿好奇心保护以及教学方式优化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希望可以促进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现阶段,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部分人们对于该思想的了解认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针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一)科学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师地位及作用四个方面。在教育目标方面,陶行知更多地强调的是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的保持与培养,以及孩子科学道德良知的培养。在教育内容方面,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在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内容选择。而且,教育的内容要是“鲜活的”,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方法方面,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实现幼儿的头脑、双手、双眼、嘴巴、空间、时间等六个方面的解放。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方面,陶行知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充分理解幼儿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做幼儿学习积极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与幼儿站在一条战线上。

  (二)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要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幼儿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

  .

  义。”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主张,要把社会中的因素向学校以及课堂教育中延伸,进一步地拓展幼儿的视野与学习空间。最后,教学做合一。在科学教育思想中,对于教学做统一有所涉及,对于生活教育思想来说,这不仅仅是指教育方法,还代表了教育关系以及教育目标,教学做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分开实施[1]。

  (三)“爱满天下”思想。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思想主要分为,平等地爱、理解地爱、共同的爱三个方面。平等的爱,陶行知认为,无论何种类型的幼儿,都应该应受到平等民主的对待。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欣赏幼儿,学会幼儿的纵向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给予幼儿不同的表现机会,挖掘幼儿的优点,看清幼儿的缺点,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的教育。理解地爱,陶行知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小宇宙,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的爱,很容易对幼儿造成一系列的伤害,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对于调皮、好动,经常被“告状”,或是爱哭,沉默的孩子,教师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教育,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消极标签,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共同地爱,陶行知认为,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共同的,教师要在爱的教育的同時,让幼儿学会交往,学会去爱。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地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地位。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老师要边教边学,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幼师的待遇以及地位还比较低,数量也比较少,男性幼师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幼儿教师是比较被忽视的,而随着陶行知先生幼师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肯定,使得人们对于幼儿教师待遇和地位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从而对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师资队伍的稳定以及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从事幼儿教师行业,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增加了对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增加了对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当幼儿遇到不懂或是好奇的问题,经常回向老师和家长进行提问,但是现阶段,很多幼师或是家长不仅没有给予回答,更是持否定的态度,极大地打消了幼儿好奇心与探索的积极性。但在陶行知相关幼儿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提问时,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逐渐提高,促进了幼儿的探究能力的增强,对于学生的相关认识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好奇心的保护,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

  (三)促进了教学方式的优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促进了教学方式的优化。现阶段,还有很多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以为地注重幼儿的智力来发,为幼儿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基于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理论下的幼儿教学,更加注重幼儿童年的快乐,把教做学相结合,让幼儿在玩耍中得到智力的开发,再加上陶行知先生对于幼儿平等的肯定,使得幼儿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大大增强,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此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的适合我国国情幼儿园的建设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分为科学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思想等方面,而这些教育思想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加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于我国幼儿教师地位的提高、幼儿好奇心的保护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曹树英,程志宏.陶行知幼教观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33(01):13-16+124.[2]于冬冬.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

  

  

篇十一: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论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运

  用

  摘要:陶行知先生创造了丰富的、有特色的科学的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他思想的深入研究将对我国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

  阅读陶行知文集读本,常常引发我们对课程改革理论源头的探寻。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再读陶行知,用陶行知的教育课程思想,来丰富我们课程改革的理论。现在的课程改革的诸多新观念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辩证了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七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大众的、行动的、前进的,并且有历史联系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观点这也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这种相互渗透、促进的关系,充分的体现了他的核心理念。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既不夭折,也难成才。”

  一、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主张

  1.幼儿教育尤为重要

  陶行知先生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说:“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在他看来,普及幼儿教育应当进行三个步骤:

  1.改变我们的态度,一般人的态度总以为小孩子的教育不为重要;早学一两年和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

  2.改变幼稚园的办法,有志愿的办法说是费钱的,不想法节省,必不容易普及。

  3.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陶行知先生将国家的前途与幼儿教育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可见幼儿教育的确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普及幼儿教育的主张,比一般资产阶级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提法,更近了一步。

  2.主张革除幼儿教育中的“三病”,创造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陶行知对旧中国幼儿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的主张。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当时国内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这就是“取法外国,不适国情”。“他们弹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的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这就是“费用太大,不能顾及”。国内幼儿园花钱太多,有时候甚至超过小学的好几倍,原因是所有用的东西都是外国货,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儿园花钱多,家长就得多弄钱。学费高了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得起,才可以享受幼儿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是进不去的。所以,幼儿园成了富贵人家的“专用品”,成了富贵人家显示特权的专门场所,平民是没有份的。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

  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

  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泛。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事业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学观上有许多真知灼见,是他课程和教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

  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相符合。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核心,生活是第一位的,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互为作用。“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能学以致用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

  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语录中提到“生活即教育,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师说生活是教育充分和必要的条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便不是教育。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生活和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

  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的进行。“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落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因为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门外的劳苦大众能收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四、“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

  陶行知提出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活动中,不仅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幼双方互相的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和补充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不是机械灌输式的而是互动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幼儿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经历。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创新精神正是面向全体学生和所有教师的,陶行知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创造的特征,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人未开化的边疆”。强调的是“探索”与“开辟”的精神。二是强调创造是“新价值的产生”。新价值对不同的幼儿、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含义,因而,所有的人都能去创造新的价值有别于新的科技发明,因而创造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广泛性是说他涉及教育的一切领域。他毕生从事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平民教育、小学教育、乡村师范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现在的所有教育领域他几乎都有涉及,而且其中很有以他为发起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617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633634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教学做合一[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126

  [4]崔聚兴.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J].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教基[2001]20号.

  2

  

  

篇十二: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陶行知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他从人生发展的阶段上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六岁之前实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所需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这一时期养成

  论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

  邳州市碾庄镇新星小学刘小颖

  内容摘要: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开拓者,陶行知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幼儿教育思想早期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在他教育思想体系中,幼儿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陶行知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1]。他勉励大家“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

  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并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2]。”

  科教兴国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幼儿教育给于了无情的抨击。有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

  陶行知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他从人生发展的阶段上,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六岁之前实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所需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这一时期养成。如果这一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反之,如果这一时期培养得不好,致使孩子幼稚时期养成不良习惯、倾向、态度,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成了不易移,态度成了不易变”②。中国现代农村,农民占人口80%以上,加上农民贫穷等种种愚昧观念的影响,对由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严重不足,漠视了小孩的需要、能力、兴趣和情感。现在多数家庭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在一些偏远贫穷的农村,甚至连一个小学校都没有,就更不要想提儿童的早期教育了。正因为如此,所以要,是必须唤醒国人;不,应是少部分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而幼年的早期教育更重要。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的美好未来需要他们来实现,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早期教育。

  二、主张革命除幼儿教育中的“三病”,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创一适合国情,节省费用,裨益平民之幼稚园”是陶行和幼儿教育的基本思想。1926年,陶行知在《创建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就指出:当时的幼儿园有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对于怎样“化”,陶行知主张,我们要有科学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创办一种适合国情的,省钱的平民化幼儿园[3]。

  首先,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今天的幼儿园充斥着外国货。弹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的点心”。一切惟国外的货为主,其实现在不一样的,我们的幼儿园用的是国产的钢琴,吃自已的点心,用自已国家制的玩具,但也有外国货,偶尔也吃“肯德基”甚“麦当劳”。其实这并不代表什么。陶行知也不是一概排斥外国货的,也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来截长补短,冶成一炉,我们要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勇于实践,探索新路”。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创新,建设有本国特色的幼儿园。

  其次,建设省钱的幼儿园。陶行知的目的是办普及人民大众的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经济节省是办园的重要原因。

  再次,建设平民的幼儿园。陶行知指出,费钱的幼儿教育,“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他的幸福”而平民子弟是没份的。在陶行知看,所谓的平民化幼儿园,就是花钱省、取费谦,平民的儿童当能享受机会的幼儿园。

  陶行知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是有提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教学做合一的教育,陶行知认为“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这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源泉。“教学做合一”就是以一件事为中心,全体幼儿分工合作。正如他所说的:“儿童的世界是要由儿童自已动手去创造。[4]他反对幼儿教育是机械的,千篇一律的拍拍手,拉拉圈,主张孩子们自由活动,让幼儿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参加有趣的游戏。

  幼儿教育必须以幼儿为中心,和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充分利用眼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能使儿童快快乐乐地玩。我们要拆除学校与社会这间的高墙,把幼儿放到自由的天空,使他们任意地翱翔。

  我们要重视生活教育,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有了盛会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增长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使死教育,没有生活中心的学校使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使死书本。

  陶行知的这些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而我们做学问,下功夫的基础使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为生存而发展等构成的生活与社会。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使“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

  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开拓者,陶行知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刚参加工作4年,积累的教育经验很少,感到了肩上的使命特别的有重量,祖国的未来靠我们这一代新起的幼儿教师的培养和滋润,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以确保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辉煌。

  参考资料:

  [1]《江泽民在纪念陶行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行知研究》1986年4月10日

  [2]、[3]、4]、《陶行知全集》1991年

  ①、②《教育时时报》1999年12月18日第三版

  

篇十三: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

  摘要:幼儿的教育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人们寄希望于教育,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命运的例子不在少数。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很多,例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被列为具备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之一,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開拓了新方向,指明了幼儿事业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幼教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但对于幼儿教育事业方面相关的一些政策和制度还未完全,在学前教育方面需要更好的完善其薄弱的环节,通过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来指导我国现实的幼教改革事业。本文通过研究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来探讨其对于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在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和许多的教育家一样都重视了幼儿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其内容中认为,幼儿的教育是人类神圣的起点,在早期对孩子进行幼儿培养,锻炼他们的体格和思想以及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不仅如此,陶行知先生还亲身实践,创办平民幼稚园,帮助了广大需要幼儿教育的平民孩子,进而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重视早期教育,强调从小教起在陶行知的思想内容中,幼儿的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强调教育要从小开始,锻炼独立的人格和认真的态度,是人生教育的基础。正如那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阐述的,一个人从小建立起来的人格和培养的习惯是会伴随终身的,这将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更何况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陶行知认为在孩童时期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意志力,给予孩子更多的快乐和自由,更好的发挥潜在的可能性性。2.普及中国的幼儿教育,创办“平民”的幼稚园在陶行知发表的《创设乡村幼稚园之宣言书》中便指出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思想落后,幼教不够普遍以及上幼教难的几大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呼吁更多的人重视幼儿教育尤其是乡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区域的青年父母。不仅除此,陶行知

  1

  出身于农村,根据亲身经历和对于农村的实际了解创办了一些平民幼稚园,聘请乡村教师和优质师资结合来更好的开办幼稚园,给予平民孩子公平的教育资源和“省钱”的教育。陶行知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从广大贫苦的劳动子女出发,为更多有需要的人们提供福利。由此也看出这一思想所具备的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目的,真正的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这一目标,在当代的教育中具备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幼教改革的启示1.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成人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孩子培养活泼外向、锻炼独立人格的一个初始教育的认知阶段。在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呼吁大家重视对于孩子的幼儿教育,并且不惜创办幼儿教育园来帮助更多需要早起教育的孩童。根据科学研究发现,6岁的孩童的大脑已经接近成人的百分之七十五,这充分说明了孩童在6岁时期便已经具备良好的记忆基础和辨识的能力,且此时正是大脑的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早期的幼儿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只有从思想上改变对于传统思想的认知,重视幼儿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做好当代幼教改革的转型和发展。2.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幼教普及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地区的人们的教育思想较为落后,对于国家的政策和教育的改革等落实的程度不过。大多生长在贫困地区的人们连适龄孩子的教育成本都很难负担,更别提还要重视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针对这一现状和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幼教改革的力度上给予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人们一些优惠政策,并宣传和落实到位,普及学前教育,增加更多的公共服务的资源等。陶行知先生出身于农村,对于农村的生活以及存在一些困难了如指掌,因此在其的幼儿教育思想中也提出了创办平民幼稚园,不限制地区和户口,帮助幼儿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资源。在近几年的改革大发展中,城市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批的青年纷涌而至,城市中打工人口剧增,而随着这批人口的成长,在建设城市繁荣的同时也面临了公立幼儿教育资源少、门槛高、无户口等问题,一大批的子女在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却不能接受城市的优厚资源,浪费了在幼儿时期接受教育的好时机。那么,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创办民办园,引进优厚的师资,解决存在的大量的随迁子女

  2

  的早期教育的问题。同时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幼儿教育机构一般是私人的较多,不仅数量少办园的质量也一般,不利于我国幼儿的早期教育。因此促进幼教的改革,首先要重视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幼儿受教育的问题,普及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政策,才能让幼教改革更加彻底和完善,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三、总结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家,提出了针对幼儿教育的一些创新性的思想,为我国的幼儿改革事业的发展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从根本上去理解其思想的内容,切实的去了解当前幼教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

  3

  

  

篇十四: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师资,以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和改革。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常常使我们想起陶行知和他的教育思想。阅读陶行知文集,常常引发我们对课程改革理论源头的探寻。陶行知,是历史的,却又是现代的、是逝去的,却是永远的。在深人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再读陶行知,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蕴涵的课程思想,来丰富我们课程改革的理论。这次课程改革的许多新观念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陶行知的课程理论是独具特色的、是与是俱进的。陶行知的课程理论启示我们,读陶行知课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我们要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蕴涵很多的新课程内容。陶行知非常明确地指出“今日教育界责任之最重要且最紧迫者,莫若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盖课程为学校教育之中心,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则其它问题即可迎刃而解。”由此我们可以这么演绎为幼儿设计课程,即为幼儿设计教育,亦即为幼儿设计生活。为了强调课程的重要,陶行知又从反面论述“今日教育之效果所以不能满足吾人之希望者,实以根本错误之故。根本错误之尤甚者,为小学校之课程。”

  1

  在这里陶行知把教育弊端的原因归结于课程。一个“中心”,一个“根本”,揭示了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一语中的。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观点而这也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这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核心理念,而陶行知也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关注着社会发展中的人的发展。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些理念与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示。我觉得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陶行知的儿童观与现代的师幼观幼儿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理念,最高境界是理念的提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观的问题。儿童观直白地说就是我们教师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即如何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和如何教育儿童的观点。在对待师幼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幼儿,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幼儿,赞赏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兴趣和爱好,赞赏每一位幼儿所取的成绩。而陶行知的儿童观在以下几方面启发并支撑着当代课程的改革。对儿童的认识,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儿童和青年,在我们的世界里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要大。”、小孩之大,在于他们在于他们有着无限的创造潜能,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尊重幼儿,信任幼儿,要像陶行知那样,与幼儿交朋友,把幼儿当做自己的老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环境。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就有我们因转换了角色

  2

  而得到了收获的喜悦。例如,有一次科学活动时,幼儿在讨论中提出,花生到底是果实还是种子的问题。当时我没有明确的告诉他们,而是请他们回家去寻找答案,可以请问爸爸妈妈,也可以去书上找。比赛谁找的答案最准确。像这样的活动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现象,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更轻松、更有兴趣、更有积极性。同时,我们又不能只看到幼儿“大”的一面,而忽视其不成熟的一面。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走过头,一味地表扬,而放弃了引导和严格要求。陶行知的提醒是必要的。幼儿教育要回归“简单”。改革不是把事情搞复杂,同样,课程改革也不是让课程越复杂越好。其实,高明的教育应该追求简单。陶行知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点“儿童社会要充满简单之美。”简单,是指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内容呈现给他们,而不是肤浅和简单化,其前提是教师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新课程就是要求体现简单、朴实的教育理念。很多时候,简单的也是丰富的,朴实的也是深刻的。教师要向幼儿学习。陶行知说“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他又提出,教师应该变成小孩子,“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和小孩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我们新课程提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师生的互动和对话,在互动与对话中,学生可能成了教师,教师反

  3

  而成了学生,这种角色的互换,是新型师生关系在课改中的体现。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又要规范学生。怎样把握其间的“度”呢?陶行知指出“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他提出了儿童的六大解放观点,解放他们的头脑、解放他们的双手、解放他们的眼睛、解放他们的嘴、解放他们的空间和时间。陶行知提醒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首先是解放幼儿,即使规范也应在解放的思想指导下规范幼儿。我们对幼儿的解放与规范应相互结合、有的放矢。幼儿的知识经验必须是建构起来的而不是灌输的,幼儿的发展必须在操作中进行。陶行知提出玩具、学具、用具、工具。新课程就是强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实践,在“玩”与“动”的过程中探究、体验、感悟和提升。(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学观上有许多真知灼见,是他课程观和教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这次新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

  4

  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很相符合。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核心,生活是第一位的。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互为作用。“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能学以致用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的思想内涵,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每年的九月都有新生入园,在新课程中,我们把《幼儿园真好》这一主题放在了最前面。主题中的儿歌活动《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告诉幼儿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的离开家,做做游戏,听听故事,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在朗朗上口的儿歌里,幼儿摆脱了对家长的依恋。通过活动《我带宝贝上幼儿园》《阿文的小毯子》让幼儿轻松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从吃的水果到自然现象到社会上的热门事如奥运会、世博会只要幼儿感兴趣的、能让幼儿得到发展的事都可以生成课程。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地生活。”课程改革除了在“事实”层面上走进生活外,更要在“意义”层面上联系生活。陶行知说“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应怎么办要发现、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为了改造生活,必须有工具。

  5

  而与生活相联系,则是为了摆脱书本的束缚。陶行知认为,“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课程改革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只要我们走进生活,教育就将变苍白为丰富,变枯竭为鲜活,变无力为充满活力。(三)“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幼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补充。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不是机械灌输式的而是互动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幼儿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经历。陶行知还主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张对儿童因材施教等,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进行创造教育?陶行知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他又说“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一切为了创造。”这是一种呼声。在新课程中我们分明听到了陶行知的呼喊声。创造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种理念基于对幼儿创造潜能的了解和信任,打破了创造教育的神秘感。

  6

  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创新精神正是面向全体学生和所有教师的。陶行知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创造的特征。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人未开化的边疆”。强调的是“探索”与“开辟”的精神。二是强调创造是“新价值的产生”。新价值对不同的幼儿、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含义,因而,所有的人都能去创造新价值有别于新的科技发明,因而创造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创造从哪里做起才好呢?陶行知认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造的源头在行动,实践是创造的土壤。由此来审视综合实践活动,不难掂量出“综合”与“实践”的创造分量来。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高兴的看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理念与陶行知的课程思想有一定的契合,希望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新课改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7

  

  

推荐访问: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你对 幼儿教育 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