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4篇)

篇一: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篇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根植于学习理论,最初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现在被称为社会认知理论或社会性的认知学习理论,其主张相对独立于其他人格学习取向。社会认知理论注重行为的社会性起源和认知思维过程在人类机能各方面——动机、情绪、行为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家试图超越传统关于行为的内在重要性和行为的外部决定论之间的争论,他们提出有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总是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此外,社会认知理论家试图超越传统的把该领域划归于与人本主义取向相对立的行为主义的范畴。最后,虽然该理论强调了学习在理解人类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但对认知过程的强调,以及认为学习在无奖赏情况下也可以发生的观点则与传统的强化学习理论有分歧。

  关于人的观点

  Bandura和Mischel都意识到对人的总的看法和人格理论之间存在着联系,并明确地提出了这方面的观点。当今的社会认知理论注重把个体看作积极动的并能运用认知过程去阐明事理、预见未来、选择行为过程并与他人交流。既注重内部因素又注重外部因素。从根本上说,当个体能适当运用其功能时,社会认知理论就将个体视为一个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和谐的有机体。相互决定论的历程包括个体按照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各种可能的结果在诸多目标中进行主动选择或对不同情境进行区分。

  Bandural和Mischel都注重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配合,并致力于建立以系统

  性观察为基础的明确的概念,社会认知理论讲求的是人类行为的广泛方面与严格的科学态度并重,主要的内部过程和系统性的观察并重,不反对自我报告。

  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对人格结构的强调从某种程度上涉及对认知过程的强调,其

  中两个结构性的概念尤其值得注意:自我的概念和目标的概念。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构,而是一系列认知过程。人们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和对自身行为的反应,如自我赞扬和自我批评,被视为理解环境事件和行为之间联系的关键。社会认知中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心理机能中的一部分历程。从某方面说,个体并不存在“自我”这样一个结构,而只是个体一部分的自我历程。社会认知理论不只是提出一个自我概念,该理论认为个体具有的自我概念及自我控制的历程可以随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概念的一个特殊方面成为Bandura思想的中心,即与自我效能或与处理特殊情境的理解能力有关。自我效能的概念是指个体对其在具体任务或情境下有关行为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动机、行为表现和情绪唤醒。社会认知理论注重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理解。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观察学习涉及通过观察别人而学习复杂行为的能力。自我调节与个体对自身行为施加影响的能力有关,而不是机械的对外部刺激产生反应。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被观察的对象称

  为楷模。有证据表明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楷模的行为表现而学得。因此,例如孩子通过观察父母或他人说话从而学会语言,这个过程叫仿效。通常这一类行为的学习历程也包括模仿或认同。然而,模仿指细致地重复他人的某种反应,1/4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从另一极端看,认同则指整套行为模式的接受。仿效所涉及的内容比模仿要广泛,又比认同所涉及的内容更具体且集中。除此之外,这些专业术语不被社会认知理论所采用,是因为它们与S-R强化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有密切关联,而这些理论并不能对观察学习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仿效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行为获得和行为表现做了区分,对楷模是否进行强化对学习历程来说非常关键。许多研究证明了观察楷模行为的后果会影响行为表现但不影响获得。然而获得和表现之间的差别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会受到发生在楷模身上的后果的影响;也就是说,不管是在认知层面上或是情绪层面上或两者之上,孩子都会对楷模的后果产生反应。行为和情绪反应都可以通过观察习得。

  Bandura把反应的获得与反应的保持、调节或表现区分开来。学习或反应

  的习得是通过观察以及行为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发生的(反应的后果)。在这些学得的反应中,包含希望从别人那得到强化的标准和自身强化的标准。我们学习为自己设定合适的目标,学习通过观察楷模在某一行为中的表现或直接受到该种行为的强化而以自我表扬来奖励自己或以自我批评来惩罚自己。因此,行为因其产生的后果而保留下来,这些后果不仅包括外部奖励,而且包括内部的自我评价反应,如赞扬或内疚。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对不同行为结果的预期的认知发展,以及对行为规则和标准的认知发展。行为不是靠即刻的结果来维持,而是通过期望或预期的结果来维持。另外,行为不只是受外部强化物的调节,它还包括自我强化过程。对自我强化标准的发展和认知历程的重视是社会学习理论中最关键的成长和发展

  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认知理论是从已建立起来的原理中衍生出来的。行为技

  能、信息处理技能或认知能力通过观察学习和直接经验得到发展。除此之外,预期、计划和自我调节功能的发展也是重要的。这些能力的发展虽然很大程度

  上受经验的影响,但生物因素限制着行为的发展。虽然社会认知理论承认生物因素的重要性,但并不像阶段论者一样强调成熟因素。

  根据能力和才能的发展,Bandura尤其注重自我效能的发展。个体的自我

  效能感有许多来源——真实的成功、通过观察别人得来的替代性经验和口头劝

  导。

  社会认知理论关于成长和发展的观点可以从三个领域进一步加以阐述:攻

  击性、道德判断和满足延迟。根据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反应的习得、引发

  攻击行为的事件、调整与保持攻击性的历程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换句话说,社会认知理论试图去解释攻击模式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激发出人们的攻击性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一旦引起,什么因素在维持该行为。

  总的所来,攻击性是通过观察攻击性的楷模或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的。行

  为的攻击性方式是从对家庭楷模的观察中得来的,从对同伴行为的观察中得来的,从大众传播工具中

  应用与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对心理疾病的看法,斯金纳、霍尔等人的人格理论的观点大致2/4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相当,例如,早期的观点与社会认知理论都强调:1.反对心理疾病模式,赞成

  以“适应不良的行为”来看待异常行为。2.强调现在而非过去。3.强调外显行为,而非内在动力。4.强调治疗是学习新的学习和思考模式,而非解决潜在的病因。社会认知理论与霍尔、斯金纳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认知变量,尤其是与自我效能有关的自我评价过程和自我判断。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适应不良的行为是功能不良的学习的结果。不适应的反应和一般行为的学习一样,通过直接经验而习得,或通过观察到不当的或“病

  态”的楷模而学得。因此,班杜拉认为,父母本身所表现是异常行为常常是子女心理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从个体的早期经验去寻求创伤性的事件,也不必去寻找什么潜在的冲突,更无需去追究病态行为最初获得的强化历史。另一方面,行为一旦经过观察学习而获得,就很容易因直接或替代性的强化而表现于外。特定外显行为的学习在心理疾病方面固然重要,但是社会认知理论却越来越强调功能不良的预期和自我观念的作用。人可能错误地预期某事件之后会有痛苦的事件出现,或错将痛苦与某特殊情境联结在一起,然后他们往往会避开某种情境,甚至创设出他们力图想避免的那种情境。

  除了强调严厉的内部标准对抑郁中的作用之外,班杜拉还认为效能感的缺

  乏也起着主要作用。抑郁症患者的问题是他们固守严格的标准,当自己达不到此标准时便自我贬低。与此相反,普通人奉行比较灵活的标准,他们会放弃不易获得的目标,不会因为自己难以达到目标而贬低自己。自我效能感的缺乏导致了抑郁的心境,而抑郁的心境又可引起过去失败的回忆,并进而产生自我无能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并不是心理疾病的唯一原因,但被看作是引发心理困扰的一个因素。

  班杜拉认为,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与其它理论不同:第一,焦虑的看法不同。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焦虑是由于个人在应对嫌恶事件时产生的一种觉知到的无能感,而非由于潜意识受到威胁而产生。第二,社会认知理论不认为焦虑会导致防卫(或逃避)行为。该理论认为焦虑与防卫(躲避)行为都是因伤害的预期而产生。正是此种预期以及觉知到的无能感导致了焦虑和防卫性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对心理疾病的看法强调,适应不良和功能不良的行为和预期

  经由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而获得。这些行为和预期因其内在和外在结果而得以

  维持。尤其重要的是对伤害的习得性预期以及应对可觉知的威胁时的低效能或

  无能感。这种预期和自我评价导致了防卫行为的产生,这样的行为很难消除因

  为如果伤害没有发生,防卫行为的价值得到了主观的证实。

  班杜拉认为改变的历程不仅包括新思维模式和新行为模式的获得,还包含

  它们的类化和维持。社会认知理论对治疗结果的看法强调自我效能感变化的重

  要性。总之,强调习得的期望和行为,而非“潜在的冲突”或类化的防卫方式。社会认知理论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仿效和引导性参与来获得认知及行为能力。所谓仿效,是以不同的楷模来示范应有

  的行为,楷模因其行为得到了好的结果或至少没有得到坏的结果。通常将要学

  习的复杂行为模式分割成子技能和由简趋繁的子作业,以保证在学习中的最佳

  成绩。引导的参与是指协助受治疗者表现所模仿的行为。

  班都拉曾对对心理分析论、特质论和激进的行为主义提出了批评。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强调四点:1认知历程对动机、情绪、行为都很重要。2人们会辨别不同的环境且其行为倾向于具体的情境性。3人和环境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思想、情感和行为也是如此(比如人影响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人;思想、情感和3/4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外显行为之间也相互影响)。4实验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对概念的界定以及为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提供支持性证据。

  社会认知理论的优点:重视实验和证据,所研究的现象的重要性,随时接受改变的理论,着眼于重要的问题,人与社会的观点。

  社会认知理论的缺点:1、社会认知理论仍然不是一个统合的理论。最近自我效能的概念也遭到了攻击。这些批评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社会认知论认为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是相联的,而正是结果的预期控制着行为。其次,虽然班杜拉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影响了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因素,但我们还是不能理解这样的事件,比如自我效能感的突然瓦解,或是在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和强烈的自我无效能感之间急剧地摇摆不定的情形。第三个批评是关于自我效能感和行为的关系问题。2、社会认知理论忽略或不太重视某些重要现象。3、许多发展才刚起步,研究发现只是初步,而非结论性的。

  4/4

篇三: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认同理论的发展——认同控制理论及其应?研究?、认同理论的发展传承?Mead和Blumer的经典符号互动论思想,SheldonStryker创?了以??认同(RoleIdentity),认同显著性(IdentitySalience)和认同承诺(IdentityCommitment)为核?构念的结构符号互动论视?(SSI)。相?于前?的符号互动论,SSI更强调在??互动层?上建构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络结构,???认同的概念则被认为具有联结这种社会结构要素与个体?我概念的双重特性,因其既可以向下形成个体?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向上形成社会结构的基础。认同理论(IdentityTheory:IT),作为?种植根于符号互动论,尤其是结构符号互动论的微观社会学导向的社会?理学理论,在北美社会学阵营的社会?理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形成与欧洲社会?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SIT)相对应的研究脉络。认同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侧重,包括McCallandSimmons对互动的强调,Stryker对结构的强调以及Burke对认知控制的强调,三者分别从互补认同(如医?和病?)之间的互动,认同显著性和认同承诺,以及对认同意义的认知控制三个视?去解释???为。本?主要是基于后两者尤其是Burke的认知控制视?的认同理论。Burke从认知控制过程的?度阐明了从??认同到???为的动态影响过程,形成了与Stryker?脉相承的认同控制理论(IdentityControlTheory:ICT)。此理论认为,个体受到?我验证动机(Self-VerificationMotive)驱动,持续地评估来?互动情境的输?信息是否与个体?我概念中的认同标准相?致,并根据?较评估的结果来调节??的?为反作?于环境输?。Burke的认同控制理论,尽管与Stryker的认同理论侧重??认同过程的不同??,但运?同?套概念框架,互为补充,形成?套系统的通过??认同过程解释???为的理论预测体系。?、认同控制论的基本观点认同控制论的核?基础概念是意义(Meaning),此理论采纳了奥斯古德等的定义,认为意义是?种对于刺激物的反应(Response)。沿?Mead的思想,符号(Symbol)就是?种?们共享某种反应的刺激,即符号具有某种共享的意义,因此?们得以?符号进?沟通。??种??认同则是个体作为?个社会??赋予?我的?组??意义,并据此定义?我(TheSelf)。针对某个特定认同的这组意义,被称为认同标准(TheIdentityStandard)。认同标准,既是?组基于符号的具有?化共享性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个体个性特征,是个体在某个意义维度上的独特定位,对成年个体??,是围绕某个??认同产?的相对稳定的?我概念。围绕认同标准,认同以控制系统的?式运作,控制个体所认知到的情境中与此认同相关的意义,即控制输?信息(TheInputs)。Buke反复指出,个体试图控制的不是输?信息本?,?是对这种信息中与?我??认同相关的意义认知,?的是使其基本符合认同标准,实际上是使来?情境中的意义认知与储存在记忆中的??认同标准形成?种语义上的?致,这个对?过程被定义为?较器(TheComparator),?较结果如果是不符,则产?不同程度的“错误信号”(ErrorSignal),错误信号表明了不符合的强度和?向,并激发个体进?有意义的?为输出(TheOutputs)。同样的,这?重要的不是输出?为本?,?是?为的符号意义,?的是把认知到的情境意义扭转到与认同标准相符的?向,要达到这个?的,必须使?所处?化或亚?化共享的?为符号。由认同标准,输?,?较器,输出四个元素构成的控制过程是?个不间断的循环(AContinuousLoop),?流经这个循环的是流动着的符号意义,这些意义流以控制系统的形式按上述过程进?组织。(编者注:以上内容转引?梁樱,2016,《反射性评价VS.?我评价:对认同分裂理论潜在逻辑的澄清》,《社会科学》,第九期。参考?献请查阅原?)。认同控制论的基本观点可以通过下图得以表达:认同控制论模型(转引?:Burke,1991:838)三、认同控制论的实证研究Burke及其同事,主要是与JanE.Stets,进?了?量对认同控制论进?验证或应?的经验研究,并发展了?套对认同控制论中的核?概念进?测量的?法。这?为?家介绍?篇来?BurkeandStets的?章,以新婚夫妻为对象,检验夫妻间的认同验证对夫妻关系中的信任与承诺度的影响。以下我主要通过对概念操作化与测量的介绍使?家对上述认同控制论的概念有更直观和深?的理解。在介绍概念操作化之前,先介绍下数据。此?使?的数据?常有特点,不仅是?个三个时间点的纵向数据,更具有多类型数据的特征,每个时间点上的数据类型包括:90分钟的?访,持续?周共四次的?记,?次15分钟的录像,记录夫妻间就他们所认为的?些不?致之处进?讨论和协商的对话。样本量是574对新婚夫妇(结婚三年内且?孩)。核?概念及研究假设的关系?向都可以在下图中看到。在这?我对概念模型中涉及的变量测量做?个简介,按照从外?变量到内?变量(从左?右)的顺序:

  变量到内?变量(从左?右)的顺序:Self-Verification:借鉴Swann及其同事在“?我验证理论”中运?的测量?式,作者???测量新婚夫妇对??的配偶??的?我概念,同时测量对?对你所扮演的这个配偶??的评价。当?我评价与配偶的评价?致时,?我验证就发?了。例如对于妻???,她对??扮演的妻???的?我评价与丈夫对她的评价之间在何种程度上产?差异测量了??在妻?这个??上的?我验证程度。(注:严格地讲,认同控制论中使?的是reflectedappraisal,?不是丈夫的真实评价)。Positiveself-feelings:对于积极情绪,作者使?了?尊与?我效能感(self-esteemandmastery)的测量,?尊通过罗森伯格?尊量表加以测量,??我效能感通过Pearlin等(1981)的?个?我效能感量表进?测量。Negativeself-feelings:对于消极情绪,作者使?了抑郁和情绪痛苦(depressionanddistress)两个测量,测量量表来?CES-D以及SCL-90中的焦虑分量表。由于这?个测量较为常?且内容较容易理解,不再赘述,请参见原?。Trust:这?的信任不是?般信任,?是聚焦于与理论观点?致的对互动与?我验证情境中的特殊他?的信任,使??个?项?的??群体信任量表(dyadictrustscale),询问受访者对其配偶的信任程度。Commitment:这?的commitment与上?次推送中Stryker等?提出的identitycommitment概念性质完全不同,测量?式亦不同。在这?作者测量了两类承诺:subjectiveandbehavioralcommitment。前者通过这样的?系列问题测量,“如果我不爱我的配偶/我的配偶不忠/我和配偶不断吵架/……,我会和我的配偶分开”,答案从极度同意到极度不同意(1-4),?分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和配偶分开,从?具有更?的subjectivecommitment。对于behavioralcommitment的测量则更偏重受访者实际做了什么(actuallyactratherthanwouldact),询问诸如“当你感到悲伤需要?励时/被某事烦扰需要找?倾谈时/……,是找你的配偶还是别的什么?”,作者由此计算出受访者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求助于配偶的?例作为?为承诺度的测量。Emotionalattachment:Rubin(1973)的爱情测量量表(RubinLoveScale)?于测量夫妻情感依恋度。通过13个陈述表达受访者对其配偶的感受,例如“我?乎会为我的配偶做任何事”。加总后的得分越?,情感依恋度越?。GroupOrientation:通过对夫妻在录像对话中使?We和I的?例来测量在夫妻认知中作为?个整体存在的程度。(转引?Burke&Stets,1999:353)研究结果主要存在于两个??:?是?我验证通过?我情感以及信任简介增加主观承诺和情感依恋;?是?我验证直接作?于?为承诺和群体导向。这两个结果代表了夫妻关系中两个在?定程度上相互独?的层?:?个是基于信任和情感反应的过程;?个是信息与认知的过程。这在?定程度上验证Swann等?的研究结论,即?的情感和认知过程是两个相互独?的系统。作者对这两个路径的效应发?机制和过程做了?些推断性的解释,如?我验证影响了基于情感的?际联系过程(在这?即信任)从?对于夫妻关系在主观情感层?(即??对另??的感受)的发展产?推?。另???,?动上的求助(?为承诺)直接受到?我验证的影响代表了?种认知过程,因为求助于他?代表了?种知识上的处理过程——即对?会给我带来?我验证感,?且基于??的?我验证必然涉及??扮演的搭档,因此,在这样的??认同?我验证过程中,?我就和他?联系起来,进?发?了认知上从“I”到“We”的转向。当然,对这些推测需要进?步研究加以检验。这?理论的有趣性就在于你可以应?它解释你?常?活的????,且屡试不爽。想要增加你和爱?的情感与?为的亲密度,赶紧给对??个验证性的反馈吧(先来?句,?婆/?公?苦啦)。参考?献:Burke,PeterJ.1991.“IdentityProcessesandSocialStress.”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56(6):836-849.Burke,PeterJ.&JanE.Stets.1999.“TrustandCommitmentthroughSelf-Verification.”SocialPsychologyQuarterly62(4):347-366.编辑:张亮亮

  张柏杨······定量群学ID:sociologynju

  ID:sociologynju《定量群学》是由?群从事定量社会学研究的师?所运营的公众号。我们来??津?学、斯坦福?学、南京?学、复旦?学、清华?学、中??学、东南?学和西安交通?学等?校。宗旨:为社会学研究提供最新定量学术资讯;为定量分析学者提供??交流的?落。内容:重要期刊的定量社会学?献;定量分析软件使??法;定量研究者的??作品。

篇四: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O世纪7O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论,9O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

  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2)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指的是在观察时将心理资源开通的过程

  它决定着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示范原型;第二个过程是对示范活动的保持,要对示范活动进行保持就必须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表象系统表象和言语,其中,言语编码较之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时更具有确实性;第三个过程是产出过程也就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的过程;最后一个过程,动机过程是指观察着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总之,观察学习只有在这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性的一种自我判断,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中,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将会不断的得到强化与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怀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遇到困难时一味的畏缩和逃避。

  班卡拉认为,个体在活动中是通过四个方面的信息来获得或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实践的成功经验,实践成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的实际

  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的效能信息,是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言语的劝导是指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值得注意的是说服性的言语必须实事求是,调动个体的积极性。那些虚幻的、华向不实的劝导不但会适得其反,身心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的水平,个体在追求目标时,自我效能通过生理唤起来影响行为改变。乐观积极的自己肯定信念能创造积极情感,消极情绪会产生挫败感,所以要变消极情感为乐观心态。由此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是可以通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来培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直面困难而不是逃避,在一次次迎难而上来证明自己的坚强,使自己的自我效能得到强化。

  社会认知理论在施为视角(anagenticperspective)的基础上自我发展、自我适应和自我变化。施为指的是人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机能和生活环境

  1.基于施为概念的社会认知理论

  人类施为具有几个主要特点:

  (1)意图性(intentionality)

  人的意图包括行动计划和和实现这些计划的战略。

  (2)通过前瞻行为所产生的施为的临时延展性

  不单单指对未来的计划,而是指人们为自己设定目标并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而有目的地指导和激发自己努力。

  施为者不仅具有计划和事前思考的机能,而且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施为者依照个人的标准,通过自我反应性影响(self-reactiveinfluence),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调节。

  人一般做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事情,而避免去做招致责难的事情。人不仅是施为主体,同时也是自我机能的检验者。他们通过对机能的自我感知,思考自己的效能、思想和行为的正确性,以及自己所追求的意义何在,然后在必要时做出合理的纠正。

  社会认知理论并不认同个人施为和脱离人类活动的社会结构之间的二元论。

  人类机能已经深深扎根于社会体系之中。因此,个人施为是在覆盖广泛的社会框架影响下的关系网中发生作用的。在这些施为过程中,人建立了用来组织、引导和规范人类活动的社会体系。社会体系的种种实践,反过来限制和提供个人发展和作用的资源和机会。正是由于个人施为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动态的双向作用,社会认知理论并不认同个人施为和脱离人类活动的社会结构之间的二元论。

  2.社会榜样作用的中心化

  在榜样作用在中,人们通过学习榜样,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尽管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榜样作用已被中心化并具有广泛性,但是在其过程方面,却一直乏人问津,直到1994年米勒和多拉德(MillerandDollard)出版了《社会学习与模仿》(SocialLearning

  andImitation),才认可了榜样作用。但是,他们只把这些现象看做是辨别学习的一个特例。

  榜样提供了一个社会途径,而观察者做出对等反应,这种强化作用增强了模仿榜样的倾向。

  社会榜样作用需通过以下四个具体过程发生作用,包括注意过程、表象过程、演化转换过程以及动机过程(Bandura,1971)。

  类化模仿是由社会信念和期望的结果所控制的,而不是由深度的强化作用决定的(BanduraandBarab,1971)。当榜样行为的功能性价值完全不同的时候,儿童常常会忠实地模仿给他奖励的女性的行为,而很快忽略不给他奖励的男性的行为。当奖励的榜样行为的可辨性不同的时候,儿童选择可分辨的、有奖励的反应行为,停止模仿可分辨的、无奖励的言语反射。但是,对于那些不能明显与其他有奖励组别区别开的行为,儿童还是会去模仿。

  双认识体系(Anderson,1980)结合了陈述性知识和体现于任务决策规则中的程序性知识,这一体系在解决转换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事实性和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进行解释研究,可以帮助解决简单行为的认识问题。但是,在练习熟练运用复杂动作的时候,程序性知识是不够的。它需要多方面的自我调节和纠正反馈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知识结构被转换为熟练应用。(例如,如果只给一个不会滑雪的人提供学习滑雪的材料,以及一套完整的滑雪程序规则,然后,让他开始从山顶滑雪的话,这个实验最有可能终结于当地医院的骨科病房或重症监护病房。)

  由榜样作用传达的认知表征,是技巧性应用的向导,以及培养行为熟练度的评判标准。技能通常是通过在行为产生过程中反复纠正概念匹配得以完善。伴有启发式反馈的监督演化过程,是观念转换成熟练应用的工具。这种伴有演化的反馈,为检测和纠正概念和行动错配提供了信息。如此一来,在比较信息的基础上,调节行为进而掌握了所需的能力。

  判断一个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不仅要看其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而且最终还要看它在提高人类机能的变化中可操作的能力。社会认知理论随时可以服务社会,因为它界定了可修正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在验证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建构。

  3.关于榜样作用的本质和范畴的几种误解

  在榜样作用的本质和范畴方面,存在一些很深的误解,这阻碍了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研究和社会方面的应用。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不但要阐释社会榜样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还要消除这些误解。

  误解(1):榜样作用只能产生模仿的结果。(反例:被动语言形式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话语表达。)

  对于抽象榜样作用(Bandura,1986;RosenthalandZimmerman,1978)的研究表明,社会榜样作用意味着,观察者抽象和总结出示范者行为的结构和基本原则,他就可以做出示范者做过和说过之外的新行为,他们也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例如,通用管理技能,它是一种通过榜样作用和伴有启发性反馈的指导演化而掌握的技能,它可以提高管理的职能,能够降低员工缺勤率和离职

  率,提高组织产出的水平(LathamandSarri,1979;Porrasetal.,1982)。

  误解(2):榜样作用会扼杀创造力。

  在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示范者面前,一般来说,观察者既不完全模仿其中某个人的行为方式,也不会采用所有示范者的属性,包括他们喜欢的示范者。相反,观察者把不同示范者的各种特点融合到一起,组成一个不同于原先任何一个示范者的新模式(Bandura,Ross,andRoss,1963)。因此,两位观察者完全可以通过有选择地融合不同示范者身上的特点,来创建出别于彼此的新的行为方式。

  榜样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认得创新能力。非常规的思维模式的榜样作用可以提高他人的创新能力(HarrisandEvans,1973;Gist,1989)。创新通常需要把现有的知识与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Bolton,1993)。

  许多组织来战了大量的筛选有效榜样的工作。人类非常精明,他们没有时间和资源重新创造成功的系统、服务及产品的核心特点,他们提取有利的因素并加以改进,把它们综合成新的形式,再调整它们适应特殊的情况。这些研究帮助我们理解选择性榜样作用实为创新之母。

  误解(3):有关榜样作用的范畴。一些批评家争辩说,榜样作用不能培养认知能力,因为思维的过程是隐蔽的,并不能完全充分反映在认知操作的最终的榜样行为中。

  这只是概念构想的局限性,而不是榜样作用的固有的缺陷。梅琴鲍姆(Meichenbaum,1984)表示,示范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声说出他们的推理方法,这种言语示范可以迅速提高认知能力,因为观察者可以了解指导决定和行动的思想过程。在这种言语榜样作用中,示范者一边评估要解决的问题,一边说出他们的想法,寻找相关的信息,找出备选的解决方案,权衡每个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选择出最后确定的解决方案的最佳执行方案。同时,他们还要说出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纠正错误以及如何激励自己。

  4.象征性榜样作用的影响力和范围

  非凡的通信技术,正在改变人类影响的性质、范围、速度和轨迹。这些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传播的过程。依靠通信卫星实现的视频系统,已成为传播象征性环境的主导方式。新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正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

  互联网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及时沟通,使得电子榜样作用成为跨文化变革和社会政治变革的有力手段(Bandura,2002;Braithwaite,1994)。

  通过象征性榜样作用,创新成果的社会传播动能得到了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把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知识进行了整合(Bandura,1986,2001;Rogers,1995)。社会认知理论指导和激发人们去接受和采用新的思想和实践。复杂交织的社会网络,为这些思想和实践的传播和支持提供了潜在的途径。

  社会认知方法通过与其他方法(Bandura,2002)的合作,把三个主要部分结合到一个模型当中,以此促进全社会的变化。第一个模型是理论模型。这一模型详细说明了社会心理变化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这些知识提供了指导原则;第二个模型是一个转换和执行模型。它把理论原则转化为一种新型的运作模型,这个模型详细说明了执行的内容、变化方法和模式;第三个是一个关于如何促进不同的文化环境采用社会心理项目的社会传播模型。以上三个模型都具有独特的职能,并需要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

  5.自我调节能力约束下的施为活动

  在这个行为主义风靡的时代,学习通常被认为是在经典性和工具性条件作用下发生的。在这个概念中,动机在奖罚的机制上,受原始的功能主义调节。这种方法通过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来影响人的思维过程、动机、情感状态和自我指导行为,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某个方面。

  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发展方向的施为,因环境的性质和可变性而不同。环境不是单向对个人施加影响的庞然大物。操作性环境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强加性环境、选择性环境和创造性环境。

  无论人们喜欢与否,人都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人对它们发生作用无能为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人可以控制自己如何看待和反作用于环境。

  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只不过是一个机会和障碍性并存、奖励和惩罚并举的潜在立场。只有在适当的行动选择并激活的条件下,环境

  才会发生作用。这就是选择性环境。究竟哪部分潜在的环境会变成实际发生作用的环境,取决于人如何取舍。在相同的潜在环境下,如果这个人把注意力放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上,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如果他总是考虑存在问题和风险,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KruegerandDickson,1993,1994)。

  创造性环境并不是等待人去选择和激活的潜在环境,相反,人认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主动创造环境。环境变化的等次,是按照个人施为的程度来划分的,从认知解释施为,到选择和激活施为,再到建设性施为。个人效能和集体效能的信念,在如何组织、创造和管理生活环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环境会影响他们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日后的发展方向。

  人可以有计划地做许多事情,来控制自己的发展状况和生活环境。但是,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偶然发生。事实上,人生道路上的很多至关重要的事件,都是在最平凡的情况下发生的。人们开始新生活、找到人生伴侣和开创职业生涯,常常是出于一些偶然事件(Austin,1078;Bandura,1986;Stagner,1981)。

  偶然事件就是互相不认识的人不期而遇。虽然在一系列发生的事件中,单独事件各有其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则是偶然发生,而不是事先计划的(Nagel,1961)。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可能产生动态的影响,进而改变人生的轨迹。偶然事件会改变人生轨迹的直线性、连续性和渐进性。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单独的事件,为这种偶然的相遇,创造了无数的机会,这也大大增加了长期预测人类行

  为的难度。

  偶然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控制它的影响。积极的生活可能会带来更多数量和类型的机会。机会总是青睐那些带着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去做事和探索的人。一些人还会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增强信心和提高能力,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这些个人的谋略,使他们能尽可能地抓住那些不期而至的机遇。正如巴斯德(Pasteur)所言,“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自我发展帮助人们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些不同的积极行为,解释了人们如何通过施为来管理偶然性。

  在探索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作业还研究了自我调节的机制。我们的社会应用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Bandura,1986,1997)。为了施加自我影响,个人需要监督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而后按照自己的评价进行行动。

  人的动机和行为,不仅受到物质刺激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的刺激和个人标准下自我评价的影响。人们往往使用边际效应,甚至牺牲物质利益,来维护他们的自尊。

  动机和自我调节对照理论,重点强调由人类机体中的负反馈环引导的纠错部分。社会认知理论吧双重对照系统与自我调节复合在一起,即变成一个正面差距生产系统与一个减少反应差距系统协同运作的模式(Bandura,1991)。

  人不仅是反映机体,而且是有雄心抱负和能动性的机体。人们事前考虑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有计划地进行选择性的控制活动,而不是对他们努力的影响做出简单的反应。他们有深谋远虑的目标,并以此

  来预见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有看到缺陷和不足的后见之明。

  构建理论的目的在于,查证一小部分用来说明广泛现象的解释性原则。在普适性方面,社会认知理论侧重于,能够在不同领域进行运作的综合性原则。社会认知理论的自我调节部分,在教育发展、促进健康、影响调节、运动表现、组织运作和社会变革等许多领域的应用中得到证实(Bandura,1997;2002a,2004c;FrayneandLatham,1987;Zimmerman,1989)。

  一旦人们建立一个道德标准,无论自我约束是否符合个人的标准,都会影响自我调节。一般来说,人们做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事情,而避免去做违背自己道德标准的事情,否则,会招致责难。

  6.基于自我效能概念的理论延展

  人们通过自我调节机制,控制自己的动机、思维方式和感情生活。

  1960年,对人类机能和变化的解释和修正,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Bandura,2004b)。因果分析把重点从无意识的精神动态,转移到交易型社会心理动态。人类机能被看做是个人、行为和环境影响动态交互作用的产物。关于生活问题的社会标签事件(Sociallabelingpractices)发生了变化。问题行为被看做是一种发散性的行为,而不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诊断性标签把人分成不同的精神病理的类型,这给人带来羞耻,功能性分析方法取代了这种方法。有关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制的实验室和对照现场研究方法,取代了晤谈内容分析法,面向行动的治疗改为解释性晤谈。治疗的方式在

  内容、场所和施为者方面都有了变化。

  科技进步由两种理论推动(Nagel,1961):第一种形式寻找直接可观察的事件之间的关系,但是回避促进这些事件发展的机制;第二种形式的重点是解释可观察事件功能关系的机制。关于认知的影响因素方面争论的焦点,不是内在原因的合理性,而是受惠的内在影响因素的类型(Bandura,1996)。例如,操作性分析师越来越多地把解释性的任务,转移到有机体内部的影响因素上,即强化内植历史。植入的历史是一个推断出来的内在起因,而不能直接观察到。对于内部影响因素的争议,并不完全发生在行为学家和认知学家之间。操作性分析师之间,也存在不断扩大的裂痕,模型的重心从基于环境控制,向基于有机体控制转移(Machado,1993)。

  导向掌握方法的发展和评价中,作者侧重于三个基本过程:通过治疗的作用促进社会心理的变化,扩大有效变化的普遍性和范围,延长其时效。

  除了在每个评价方面都展示了这种治疗方法的效力外,作者还探讨了更深一层的功能,即在抵抗不幸经历影响方面的作用。增强这种抵抗性是基于以下理由:不幸经历功能紊乱的再现能力,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嵌入式模式,而不仅仅是经历的属性。很多不错或者中性的经历,可以抵消恶性事件的影响,遏止负面情绪的蔓延。为了检验这个想法,在机能完全恢复后,在面对不同情况的危险时,检测之前的患者是否从自我导向掌握的经历中获益。

  社会认知理论解决了自我效能的一些关键性问题(Bandura,

  1997)。这些问题包括效能信念的起源、结构和功能、不同影响、产生这些影响的过程以及模式的影响。正式这些模式,可以被用来创立和延伸效能信念,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改变。一系列调查中所进行的各种研究,为自我效能在许多领域的效能作用,提供了新的启示,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这些领域包括教育、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临床功能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饮食失调、药物滥用)、个人和团队运动素养、组织运作等,以及社会和政治系统(Bandura,1999,1997;Schwaezer,1999;Maddux,1995).任何理论中,动机、影响和行为认知调控的一个主要问题,都是有关因果关系的。人们用各种实验方法来验证,个人效能是动作的影响因素,而不仅仅是次要的对于动作的反应(Bandura,1997;BanduraandLocke,2003)。

  特质思想按照习惯行为簇把人特征化,如此,性格已与特质思想密不可分。这些在全球通用的措施中,由脱离背景的行为描述符进行衡量。在这种方法中,行为分类法取代了自我参照的结构、流程和功能。行为簇具体来说,就是个性的影响因素。在有关“性格的社会认知理论”的部分,作者论证了性格是存在于自我施为过程当中,而不是行为簇中(Bandura,1999b)。

  自我效能感是对个人能力一种判断,与自尊是两回事,自尊判断的是自我的价值。自我效能感也与内外控制倾向不同,后者是判断结果是由行为还是由外部力量引起的信念。

  7.人类施为的三人组合模式

  人们几乎把人类施为的理论建构和研究的重点,全部放在了个人施为上。然而,个人施为并非是人影响自己生活方式的唯一途径。社会认知理论区分了三种不同模式的人类施为,即个人施为、代理施为和集体施为。

  在个人施为发挥作用的许多领域中,人无法控制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社会条件和体制。在这种情况下,人通过行使代理施为,谋求幸福、安全和有价值的成果。在这种通过社会完成的间接施为模式中,人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联系那些有条件获取资源或专业知识,或能够施加影响和权力的人,来替他们达成他们的要求,进而获得他们想要的成果。

  人们并不会机械式地生活,很多事情要通过社会相互依赖的努力才能实现。作者把人类施为的概念拓展成集体施为,集体施为已经深深扎根于人的共同信念中,那就是相信集体有能力通过一起努力,来改变他们的生活。这使得该理论可以推广到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文化和活动层面。自我效能理论对数据的判断主体和测量现象的评估层面进行了区分(Bandura,1997),人们并不相信群体心理,成员脑中的集体效能,就是他们对集体能力的信念。由于集体中的个人是判断集体效能的主体,因此,往往误从个人层面对测量现象进行评估。需要说明的是,对个人效能和集体效能的评价,代表了集体的不同层次,而不是代表判断主体。

  我们大部分人的文化心理,是建立在本土的文化主义基础之上(GjerdeandOnishi,2000)。国家为社会心理取向充当代理主体,这种社会心理取向进而被归咎于某国家及其人民,仿佛某国人民具有同样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日本人被归类为集体主义者,美国人则被归类为个人主义者。文化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活力并拥有多样的内部系统。即使在同一类别的社会之间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Kim,etal.,1994),同种文化中的成员也存在着巨大的代沟,在教育以及社会经济方面亦存在差异(Matsumoto,KudohandTakeuchi,1996)。

  针对多个活动领域和社会关系阶层的分析表明,在某些方面,人们有共同的行为表现,而在许多其他方面,人们则有个性的行为表现(Matsumoto,KudohandTakeuchi,1996)。人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条件地表现出他们的文化取向,这取决于起刺激条件作用的文化取向的变化性(Yamagishi,1988)。鉴于文化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起刺激条件作用的文化取向的变化性,而归类方式掩盖了这种丰富的多样性。许多跨文化研究,都依靠对比两种文化,来自单一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通常被拿来与单一个人主义文化的成员对比。

  文化不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也不再是孤立的。全球化下的交流与沟通,正在缩小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如此,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越来越迷恋可以超越时间、跨越距离、穿越区域和国界的网络世界。此外,巨大的跨国影响正使生活的各个方面,朝均衡化或者两极化发展,并在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杂交文化。这些新的现实要求我们采用更为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文化的影响,并扩大跨文化分析的领域。另一方面,一些顽固不化的观点,对于测试理论范围的研究起了阻碍作用。

  人具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基本能力;一种是在文化的作用下,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潜在能力。社会认知理论对这两种能力进行了区分。例如,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已经具有一种观察学习的高级能力。不论哪种文化背景,这种能力对于他们的自我发展和发挥作用都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功能诸多范围内效能信念的结构和功能角色进行了测试,作者总结了这些调查结果(Bandura,2002b)。结果显示,无论哪种文化条件,强烈效能感已经把功能价值普遍化了(Earley,1993,1994;MatsuiandOnglatco,1992;Park,etal.,2000)。怀疑自己,认为努力是徒劳无益而因此无所作为的人,是难以发展的。但是,效能信念的建立、深化的方式、采取的形式、实践的方式以及信念的目的,则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异。总之,施为的基本功能和运行机制具有共性,但在培养这些固有能力方面,又具有多样性。

  8.理论构建的过程

  首先,理论学家必须做到无所不知,对人类行为做一个完美的解说。起初,理论学家必定先有选择地对一些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这时,理论还不完整。几乎没有一个社会心理因素可以无条件地发生作用,使得对功能性关系的认定变得更加复杂。只有做直观的分析,才可以解决问题。初始的公式化,加速了试验的发展,进而帮助促进了理论的发展。理论持续的改进,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感兴趣的现象。

  理论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些正式出版的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推导和概念基础上的演绎的相互作用中提炼的精华。

  验证推导结果是试验调查的核心任务。在理论知识的发展方面,社会科学面临一些主要障碍。对照实验方法可以用来验证功能性关系,但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在实验室里不能重现的现象,不能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些现象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是不同的社会来源交互操作复杂影响的产物,或者不为道义所允许。

  在实际生活条件下,系统地改变社会心理因素的对比现场研究,具有更大的生态效度,但它们适用的范围也很有限。资源的缺乏、社会制度对于干预类型的限制、质量执行方面难以控制的波动,以及伦理方面的考虑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对照现场的干预。因此,对照实验必须和自然变化的研究方法配合使用(Nagel,1961)。后一种做法是在与可分辨的影响因素相关的社会心理机能中进行的,是社会科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

  验证功能关系,需要集合不同研究方法为依据。因此,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中,作者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如对照实验研究、对照现场研究、历史研究、道德上不允许的功能紊乱的行为矫正,以及在自然发生现象中揭示功能性关系等。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人口统计的群体的不同特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功能。

  理论的实证检验包括核心理论、一组辅助假设、拟创造有关条件的操作、拟开发关键因素的措施等(Meehl,1978)。

推荐访问: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认同 理论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