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实施方案(5篇)

篇一: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林业生态修复问题及解决方案

  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随着空气、土壤污染以及灾害天气的加重,林区天然林范围内的低质低效林、残次林以及灾毁林地、破损山体、工矿废弃地面积日渐增加,荒漠化、石漠化、盐渍化的土地,已成为当前国际国内生态治理的重要标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美化环境和防止污染等多种生态效益,承担着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搞好林业生态修复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林业生态修复和建设代表了现代化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方向,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1林业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

  包括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土壤荒漠化、森林破坏、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在内的许多问题,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致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就目前而言,我国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并不乐观,以往对经济效益增长的急迫追求,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对林业生态环境修复作业的忽略,给林业资源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森林资源严重退化,山地生态营林区的资源保护、植被恢复、系统重建,矿坑核心生态区复绿以及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

  2林业生态修复实施范围

  林区自然保护区、各市县公益林、天然林范围内的低质低效林、残次林及灾毁林地,工矿废弃地、破损山体及灾毁林地。

  3林业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3.1老残林及灾毁林地更新改造

  按区划对灾毁林地和成过熟林摸底调查,对公益林支持和推动,尤其是对在天然林分布区内成过熟的老残林改造和更新,针对林木采伐审批流程的专项行动“大排查、大整治、大教育”,通过进一步加快老残林采伐审批的效率,逐渐规范化林木采伐的流程。对采伐后的老残林、灾毁林地及时进行造林更新,造林树种采用针叶阔叶混交林,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加强对森林的抚育,不断提高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3.2提升低质低效林林相

  积极推进天然次生林的林相改造,以及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和经营。首先,采用封山育林和补植乡土树种等一系列措施,为天然林中的疏林地营造景观效果好、生态效益高的混交林,并可以使天然林不断恢复。其次,对现有的多代萌芽人工林中没有充分发挥所在立地生产潜力的林分,例如没有做到适地适树以及因为不当经营,导致林木的生长质量显著低于同等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的平均水平的林分,以及一些林木生长比较良好,在运用综合性的技术措施以后,不仅林分的质量,同时林分的生长量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3修复损毁山体

  复绿破损山体和工矿废弃地。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加强

  监督管理,调查摸底历史遗留和已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采取治理责任人制,治理方案的制定宜分级分类,逐渐推进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

  3.4防治林业有害生物

  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双线”目标责任制,以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松材线虫病预防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为工作重点,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管和监测预警工作,不断加强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队伍和基础设施,加大无公害防治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认真做好普查工作。

  3.5加强森林防火及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林地的不法行为

  森林防火工作需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需加大,森林消防队伍和森林防火机构需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需不断完善,森林火灾防控机制需不断增强。摸底清查违法占用湿地和林地的情况。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零容忍”任何涉林违法犯罪行为。

  4小结

  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环境的质量,执行自然恢复为主和保护优先的方针政策,两手抓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做好林业生态修复工作,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的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作者:赵晶

  单位:葫芦岛市自然资源事物服务中心

篇二: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

  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林业主管部门

  年月

  1(样式1)

  XX县XX

  (样式2)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

  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XXX

  技术负责人:XXX

  数据统计:XXXXXX

  编制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执

  笔:XXX

  制

  图:XXX

  审

  核:XXX

  审

  定:XXX

  (样式3)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

  1.2项目主管单位

  1.3建设规模与布局

  1.4建设期限

  1.5建设总目标

  1.6编制依据

  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二章

  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2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

  基本情况

  3.1自然地理条件

  3.2社会经济条件

  3.3实施区域土地资源现状

  3.4相关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现状

  3.5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现状第四章

  指导思想、原则、总体布局

  4.1指导思想

  4.2基本原则

  4.3总体布局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人工造林

  5.2封山育林

  5.3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5.4油茶低产林改造

  5.5退化草原修复

  5.6湿地保护与修复

  第六章

  施工和组织管理

  6.1施工队伍组织

  6.2工序管理

  6.3质量要求

  第七章

  环境保护

  7.1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7.2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依据

  8.2投资估算范围

  8.3主要指标

  8.4估算结果

  8.5资金筹措

  第九章

  效益分析

  9.1生态效益

  9.2经济效益

  9.3社会效益

  第十章

  保障措施

  10.1组织保障

  10.2政策保障

  10.3资金保障

  10.4人力保障

  10.5科技保障

  10.6安全保障

  附表:

  1、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布局表

  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投资估算总表

  3、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人工造林投资估算表

  4、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封山育林投资估算表

  5、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5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投资估算表

  6、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油茶低产林改造投资估算表

  7、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人工种草投资估算表(文本与附表中的亩、厘米、米、立方米、百分比等单位保留1位小数。苗木以“株”为单位的保留整数,苗木以“万株”为单位的保留2位小数。元保留一位小数,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附图:

  1、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建设区位置示意图

  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总体布局图附件:

  相关文件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

  1.2项目主管单位

  1.3建设规模与布局

  说明各项工程的建设内容的规模与布局,涉及省级生态廊道的要进行说明。

  1.4建设期限

  明确项目自前期调研到项目验收的所需的建设时间;如涉及到分期实施,需要分别明确总体建设期限与分期建设期限。

  人工造林: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建设期XX年;

  封山育林: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建设期XX年;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建设期XX年;

  油茶低产林改造: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建设期XX年:

  退化草原修复: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建设期XX年:

  湿地保护与恢复: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建设期XX年。

  1.5建设总目标

  项目建成后达到的近期目标、远期目标。

  1.6编制依据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相应增减,主要包括通知文件、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上位规划、相关规程规范。

  (1)通知文件;

  (2)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

  (3)相关规划;

  (4)相关技术规程,如:《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18)、《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DB43/T2045-2021)、《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DB43/T1991~202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2005)、《湖南省省级生态廊道建设导则》(湘绿[2020]6号)、《湖南省草地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导则(试行)》(湘林造[2021]7号)、《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6-2018)等。

  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说明项目建设总投资和资金来源。

  第二章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阐述项目的背景(如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文件、经济、社会、人文等)。

  2.2建设必要性

  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宏观经济发展方针、行业相关政策、行业及区域规划、技术政策等方面简述项目建设的依据和理由。

  阐述项目建设对项目所在区域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能力、对改善当地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第三章基本情况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

  简单介绍项目县(市、区)地理位置,重点说明实施区所在的地理位置,涉及的乡镇。

  3.1.2地形地貌

  简单介绍项目县(市、区)地形地貌,重点说明实施区地貌特征,最低和最高海拔。

  3.1.3气候条件

  简单介绍项目县(市、区)气候条件,重点说明实施区所处的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雨量。

  3.1.4水文条件

  简单介绍项目县(市、区)水文条件,重点说明实施区主要河流及流域长度、重要的水库。

  3.1.5母质母岩及土壤

  简单介绍项目县(市、区)母质母岩及土壤,重点说明实施区母岩类型、成土母质类型、土壤类型、pH值及土攘立地条件。

  3.1.6植被

  简单介绍项目县(市、区)植被状况,重点说明实施区主要植被类型,常见的乔木、灌木、草本。

  3.2社会经济条件

  简单介绍项目县(市、区)社会经济条件,重点说明实施区社会经济概况。

  3.3实施区域土地资源现状

  说明实施区土地利用现状。

  3.4相关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现状

  对已实施过的相同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介绍,并附上建设内容实施布局一览表。

  3.5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现状

  分别说明项目县(市、区)和项目实施区的森林、草原或湿地资源现状,作为建设项目布局的依据。森林资源现状重点说明森林资源总量、退化林分面积及程度等;湿地资源现状重点说明湿地资源总量、湿地退化原因、退化湿地面积及程度等;草原资源现状重点说明草原资源总量、退化草原面积及程度等。

  3.5.1全县(市、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现状

  3.5.2实施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现状

  第四章指导思想、原则、总体布局

  4.1指导思想

  阐述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科学绿化等内容。

  4.2基本原则

  列明项目设计的主要原则,主要有生态保护优先、近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突出重点(如省级生态廊道建设)、相对集中连片、适地适树等。

  4.3总体布局

  说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油茶低产林改造、1退化草原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建设规模和布局情况,涉及的省级生态廊道要进行说明。详见附表1。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人工造林

  5.1.1项目布局

  说明人工造林的布局范围,涉及省级生态廊道的需备注说明。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人工造林建设布局表

  表5-1单位:亩

  重点工程名称

  乡(镇、场)

  涉及的村(工区)

  建设规模

  备注

  5.1.2人工造林实施区域基本情况

  以乡(镇、场)为单位,将立地条件相同的地块归类,分别描述实施区域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立地条件、母质母岩及土壤、植被状况等。

  5.1.3主要技术措施

  根据立地条件不同,分别描述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林地清理、整地、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树种配置、混交模式、栽植方法等。

  5.1.4标识牌

  11根据需要,在项目实施区人口密集或靠近交通要道处埋设永久性标识牌1-2块,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引导社会大众共建、共护项目建设成果。

  5.1.5种苗

  (1)需苗量

  根据树种配置与结构、株行距及造林面积,计算出各树种的需苗量(加10%~20%的苗木损耗)。

  (2)主要树种苗木标准

  说明树种的苗木类型、地径、苗高等,苗木应采用I级苗或容器苗。省级生态廊道建设参照《生态廊道建设导则》的苗木使用标准使用大苗,立地条件差的地方使用柏木造林时可适当降低苗木标准。

  5.1.6附表

  表5-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人工造林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3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人工造林需苗量统计表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人工造林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2乡镇

  合计(亩)

  XX混交林(亩)

  XX混交林(亩)

  XX经济林

  1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人工造林种苗需要量统计表

  表5-3单位:万株

  乡(镇、场)

  建设规模(亩)

  合计

  造林苗木需求量

  树种1树种2树种3树种4…

  5.1.7附图

  1.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人工造林建设区位置示意图

  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人工造林布局图

  5.2封山育林

  5.2.1项目布局

  说明封山育林布局范围,涉及省级生态廊道的需备注说明。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封山育林建设布局表

  表5-4单位:亩

  重点工程名称

  乡(镇、场)

  涉及的村(工区)

  建设规模

  备注

  135.2.2封山育林实施区域基本情况

  以乡(镇、场)为单位,将封育对象相同的地块归类,分别描述实施区域基本情况,包括地类、地形地貌、立地条件、母质母岩及土壤、植被状况、郁闭度、植被综合盖度、现有母树情况等。

  5.2.3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不同的封育对象如疏林地、迹地、造林失败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等,分别描述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封育类型、封育方式、封育年限、封禁措施、育林措施、保护措施等。

  不同封育类型和封育区域的封育年限表

  表5-5封育类型

  封育区域

  亚热带区、热带区封育年限

  乔木型

  乔灌型

  灌木型

  灌草型

  竹林型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封育

  6~85~74~52~44~53~5寒温带区、中温带区、暖温带区、青藏高原高寒区、干旱、半干旱区

  8~106~85~64~64~7疏林地、迹地、造林失败地的封育

  5.2.4标识牌

  根据需要,在项目实施区人口密集或靠近交通要道处埋设永久性标识牌1-2块,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引导社会大众共建、共护项目建设成果。

  145.2.5种苗

  (1)需苗量

  根据封山育林建设规模,计算出各树种的需苗量(加10%~20%的苗木损耗)。

  (2)主要树种苗木标准

  说明树种的苗木类型、地径、苗高等,苗木应采用I级苗或容器苗。省级生态廊道建设参照《生态廊道建设导则》的苗木使用标准使用大苗。

  5.2.6附表

  表5-6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封山育林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7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封山育林需苗量统计表

  XX县××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封山育林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6单位

  乡镇

  地类(亩)

  合计

  疏林地

  乔木林地

  灌木林地

  竹林地

  封育类型(亩)

  ……

  合计

  乔木型

  乔灌型

  灌木型

  灌草型

  竹林型

  15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封山育林种苗需要量统计表

  表5-7乡(镇、建设规合计

  场)

  模(亩)

  补植苗木需求量(株)

  树种l

  树种2树种3树种4…

  5.2.7附图

  1.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森封山育林区域位置图

  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封山育林布局图

  5.3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5.3.1项目布局

  说明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布局范围。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建设布局表

  表5-8乡(镇、场)

  涉及的村(工区)

  建设规模(亩)

  备注

  165.3.2林分现状

  以乡(镇、场)为单位,按照林分基本情况归类,分类描述实施区域林分基本情况、林分经营历史、林分存在主要问题。林分基本情况主要分析林分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判断项目区林分是否适合本项目要求;林分经营历史简述林分历史经营手段和做法以及取得成效;林分存在主要问题主要分析林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5.3.3提升改造方式、培育目标和作业法

  根据林分现状,分类描述采取的提升改造方式、培育目标(包括目标林相主要技术指标)和作业法,提升改造方式包括更替改造、择伐补植改造、间伐补植改造,作业法包括单株木择伐作业法、群团状择伐作业法、带状渐伐作业法等。

  5.3.4主要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参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DB43/T2045-2021)、《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17)》和《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LY/T3179-2020)》。分类描述不同的提升改造方式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林地清理、采伐/封育、修枝、补植补造、培蔸抚育等。

  (1)更替改造。对重度退化、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采取小面积皆伐更新、带状采伐更新、林(冠)下造林等方式改造。

  (2)择伐补植改造。根据枯死、濒死木分布状况,采用块状择伐、带状择伐等方式,伐除枯死、濒死木,并补植补造,营造混交林,优化树种结1构;同时,注意保留自然更新的幼树。

  (3)间伐补植改造。根据林分状况采取透光伐、卫生伐、疏伐、生长伐、平茬等方式,清除死亡和生长不良的林木,调节密度、改善通风和光照状况,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间伐后郁闭度在0.6以上的,可在林中开林窗,每个林窗面积为10平方米左右,林窗个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亩5-10个左右。林分间伐后保留密度参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DB43/T2045-2021)》执行。

  5.3.5标识牌

  根据需要,在项目实施区人口密集或靠近交通要道处埋设永久性标识牌1-2块,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引导社会大众共建、共护项目建设成果。

  5.3.6种苗

  (1)需苗量

  根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建设规模,计算出各树种的需苗量(加10~0~20%的苗木损耗)。

  (2)主要树种苗木标准

  说明树种的苗木类型、地径、苗高等,苗木应采用I级苗或容器苗。苗木规格参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DB43/T2045-2021)的苗木使用标准使用大苗。

  5.3.7附表

  表5-9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建设内容统计表

  1表5-10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需苗量统计表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森林质量精准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9乡(镇、场)

  林班或工区

  合计

  按提升改造措施统计(亩)

  更替改造

  择伐补植改造

  间伐补植改造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种苗需要量统计表

  表5-10乡(镇、场)

  建设规模(亩)

  合计(万株)

  补植苗木需求量(万株)

  树种l

  树种2树种3树种4…

  15.3.8附图

  1.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建设区位置示意图

  2.XX县(XX林场)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布局图5.4油茶低产林改造

  5.4.1项目布局

  说明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区域布局范围。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油茶低产林改造建设布局表

  表5-11单位:亩

  乡(镇、场)

  涉及的村(工区)

  建设规模

  备注

  5.4.2油茶低产林改造实施区域基本情况

  以乡(镇、场)为单位,将油茶林分低产原因一致的地块归类,分别描述实施区域基本情况,包括坡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肥力、油茶林分起源、营建时间、品种、密度、生长势、结实状况、经营水平、低产原因等。

  5.4.3经营机制及管理模式

  2说明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采取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鼓励村集体在依法、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将油茶低产林通过出租、联营、股份合作等方式实行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扶持以“庄园”、“家庭农场”、“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经营。

  5.4.4主要技术措施

  带状更新适用于林地生态环境良好,因林分衰退、品种不良导致低产的油茶老林;块状更新适用于面积不大、地形破碎、不适宜带状更新的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适用于林分生长良好,因品种不良而形成的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适用于品种尚可、立地条件较好、茶油产量5千克/亩-10千克/亩,因疏于管理、林地荒芜而形成的油茶林。根据油茶林分低产原因不同,选择合适的改造方式,如抚育改造、更新改造、品种改造,对不同改造方式描述相应的技术措施。技术措施参照《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DB43/T1991-2021)。

  5.4.5抚育管护与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说明油茶林在抚育管护、修枝整形、病害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5.4.6标识牌

  根据需要,在项目实施区集中的区域设置标识牌1-2块,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引导社会大众共建、共护项目建设成果。

  5.4.7种苗

  (1)种苗需要量

  根据低改小班面积,计算出油茶大苗的需苗量(加10%~20%的苗木21损耗)。

  (2)油茶苗木标准

  说明使用的油茶苗木类型、地径、苗高等,苗木规格参照《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DB43/T1991-2021)的苗木使用标准使用油茶容器大苗。

  (3)种苗供应方案,说明苗木来源和采购渠道,油茶苗必须有“三证一签”。

  5.4.8附表

  表5-1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油茶低产林改造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13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油茶低产林改造种苗需要量统计表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油茶低产林改造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12单位:亩

  乡(镇、场)

  涉及的村(工区)

  合计

  改造方式

  更新改造

  抚育改造

  品种改造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油茶低产林改造种苗需要量统计表

  表5-13单位:万株

  乡(镇、场)

  建设规模(亩)

  合计

  更新改造

  油茶需苗量

  抚育改造

  品种改造

  225.4.9附图

  1.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油茶低产林改造建设区位置示意图

  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油茶低产林改造布局图

  5.5退化草原修复

  5.5.1项目布局

  说明实施退化草原修复的区域布局范围。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退化草原修复布局表

  表5-14乡(镇、场)

  涉及的村(工区)

  建设规模(亩)

  备注

  5.5.2退化草原修复实施区基本情况

  以乡(镇、场)为单位,按照同立地条件、同退化成因、同草地类别归类,描述实施区域基本情况和所属区域修复类型,基本情况内容包23括地类、地形地貌、立地条件、母质母岩及土壤、草地类别、优势草种种类、草本高度、草地功能、利用方式、利用强度、植被综合盖度、草地退化程度、退化成因。区域修复类型包括中海拔天然草地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中海拔人工改良草地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低地草甸退化草地生态保护修复、丘陵低山天然草地区域退化草地生态保护修复、中重度石漠化草地和生态脆弱区草地生态保护修复模式、林下种草生态修复模式、人工建植草地生态修复模式。

  5.5.3主要技术措施

  按照同立地条件、同退化成因、同草地类别归类,分类描述采取的修复方式和技术措施。修复方式包括人工修复、近自然修复、综合修复,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人工种草、草原改良、围栏封育,等。参照《湖南省草地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导则(试行)》(湘林造[202117号)

  5.5.4标识牌

  根据需要,在项目实施区人口密集或靠近交通要道处埋设永久性标识牌1-2块,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引导社会大众共建、共护项目建设成果。

  5.5.5种苗

  根据修复面积,修复技术措施计算出各草种(种茎)的需种量。

  5.5.6附表

  表5-15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退化草原修复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16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退化草原修复种苗24需要量统计表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

  退化草原修复建设内容统计表

  表5-15乡(镇、场)

  村

  人工种草(亩)

  草原改良(亩)

  围栏(米)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

  退化草原修复种苗需要量统计表

  表5-16乡(镇、场)

  建设规模(亩)

  合计(千克)

  草种需要量(千克)

  草种1草种2草种35.5.7附图

  1.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退化草原修复建设区位置示意图

  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退化草原修复25布局图

  5.6湿地保护与修复

  5.6.1项目布局

  说明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区域布局范围,重点布局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要湿地等重要湿地范围内。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布局表

  表5-17序号

  乡镇

  实施地点

  实施工程项目

  5.6.2湿地保护与修复实施区基本情况

  阐述项目实施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湿地保护基础设施、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科普宣教和科研监测设施设备等工程的建设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5.6.3项目选址方案、建设内容与规模

  根据实施区域的基本情况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

  5.6.3.1保护保育工程

  湿地保育工程主要包括管理标识系统、巡护系统、管护设施、野生动植物保护、濒危物种拯救、水源水质保护、污染控制、防洪行洪、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控等。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并详细说明每个项26目的建设背景、建设理由、建设选址、建设内容、技术方案等。

  5.6.3.2湿地修复工程

  湿地修复工程包括退化湿地恢复、湿地生态修复、野生动植物生境恢复等。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并详细说明每个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理由、建设选址、建设内容、技术方案等。

  5.6.3.3科研监测工程

  科研监测主要包括科研监测中心、野外监测站(点)、鸟类环志站、固定监测样地(带)、固定监测样线、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设施设备等建设内容。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并详细说明每个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理由、建设选址、建设内容、技术方案等。

  5.6.3.4宣教科普工程

  宣教科普工程包括宣教场馆、游步道、解说系统、野外宣教点(走廊)、观鸟屋、湿地文化展示和网站等项目组成。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并详细说明每个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理由、建设选址、建设内容、技术方案等。5.6.4附表

  表5-18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湿地保护与修复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湿地保护与修复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表5-18序号

  工程名称

  保护管理工程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概要

  2湿地恢复工程

  科研监测工程

  科普宣教工程

  5.6.5附图

  1.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区位置示意图

  2.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布局图

  第六章施工和组织管理

  6.1施工队伍组织

  分建设内容说明施工队伍组织情况。

  6.2工序管理

  分建设内容说明项目施工的各项工序及实施进度安排,人工造林列3个年度,封山育林列5个年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列3个年度,油茶低产林改造列3个年度,退化草原修复列3个年度,湿地保护和修复列3个年度。

  6.2.1人工造林实施进度

  XX县人工造林实施进度安排表

  表6-1序号

  项目内容

  年度

  月份

  2l

  材料及工具准备

  整地

  苗木采购

  栽植

  补植

  抚育、施肥和管理

  验收

  6.2.2封山育林实施进度

  XX县封山育林实施进度安排表

  表6-2序号

  项目内容

  材料及工具准备

  竖碑围栏

  补植或破土整地等

  巡护

  护林防火

  成效验收

  年度

  月份

  6.2.3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进度

  XX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进度安排表

  表6-3序号

  项目

  年度

  2月份

  材料及工具准备

  林地清理

  采伐

  修枝整形

  补植补造

  培蔸抚育

  管理

  成效验收

  6.2.4油茶低产林改造实施进度

  XX县油茶低产林改造实施进度安排表

  表6-4序号

  项目

  年度

  月份

  30l234567材料工具准备

  林地清理

  密度调控

  整地垦复

  栽植/嫁接

  抚育

  管护

  8成效验收

  6.2.5退化草原修复实施进度

  XX县退化草原修复实施进度安排表

  表6-5序号

  项目内容

  年度

  月份

  l

  材料及工具准备

  场地准备

  播种或栽植种茎

  补种或补栽

  抚育(除杂、追肥)

  成效验收

  6.2.6湿地保护与恢复实施进度表

  XX县湿地保护与恢复实施进度安排表

  表6-6序号

  项目内容

  年度

  月份

  31l

  材料及工具准备

  保护管理工程

  湿地恢复工程

  科研监测工程

  科普宣教工程

  成效验收

  6.3质量要求

  分建设内容,说明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

  第七章

  环境保护

  7.1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项目施工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包括水土流失情况,对地形、地貌、植被、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等,主要包括:

  (1)整地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施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营造林、种草方式及树(草)种配置对环境的影响;

  (4)栽植密度、株行距对森林防护功能的影响;

  (5)项目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6)项目建设对其他环境的影响。

  7.1.1负面影响

  7.1.2正面影响

  7.2环境保护措施

  32针对7.1.1所列负面环境影响因子,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1)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整地、山脚保留植被带、山顶带帽,坡度大的地块设置竹节沟;

  (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林地清理采用局部清理、多树种配置。

  (3)其他措施。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依据

  8.1.1主要估算依据

  列明“项目投资估算”编制所主要参考的国家、省、地方现行的相关费率标准、报价参考等;列明与“项目投资估算”相关文件、标准等。

  8.1.2取费标准

  说明人工工资单价、主要种苗(含苗木运输费)价格。

  8.2投资估算范围

  项目投资估算(表)必须包括的主项有: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油茶低产林改造、退化草原修复)人工费、材料费、辅助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用等。

  8.3主要指标

  8.3.1工程建设直接费

  人工工资:元/工日;

  种苗价格(含苗木运输费);

  说明各建设内容单位面积用工量及取费标准。

  8.3.2工程建设其他费

  33根据项目需要设计工程建设其他费比例。

  (1)工程建设管理费;

  (2)规划设计费;

  (3)工程监理费;

  8.3.3基本预备费

  根据项目需要设计基本预备费比例,按工程建设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X%计算。

  8.4估算结果

  (1)按费用构成分

  (2)按建设项目分

  8.5资金筹措

  说明资金来源,明确不同的资金承担体所需要承担的资金金额或所占资金比例。地方配套无法落地的建议不要设地方配套。

  第九章

  效益分析

  9.1生态效益

  说明项目实施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生态效益。

  9.2经济效益

  说明项目实施在木材储备、茶油产量等方面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在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空气净化等方面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

  9.3社会效益

  说明项目实施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绿化美化人居34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方面的社会效益。

  第十章

  保障措施

  10.1组织保障

  10.2政策保障

  10.3资金保障

  10.4人力保障

  10.5科技保障

  10.6安全保障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布局表

  附表1县乡(市、(镇、区)

  场)

  村

  合计

  人工造封山育森林质油茶低退化草湿地保林林量精准产林改原修复护与修(亩)

  (亩)

  提升造(亩)

  复(亩)

  (亩)

  (亩)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投资估算总表

  附表2序号

  项目

  建设规投资模(亩)

  总额(万元)

  投资构成(万元)

  人工费

  材料费

  其他

  资金来源(万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

  地方配套

  实施主体自筹

  备注

  合计

  工程建设直接费

  一

  351.11.21.3人工造林

  封山育林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油茶低产林改造

  退化草原修复

  湿地保护与恢复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

  规划设计费

  工程监理费

  1.41.51.6二

  2.12.22.32.4…

  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三

  3.1备注:是否估算到乡镇,根据项目要求定。

  36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人工造林投资估算表

  附表3序号

  项规单数单价投资投资构成(万资金来源(万目

  格、位

  量

  (元)

  合计元)

  元)

  中实型号

  (万人材其地施元)

  工料他

  央方预主费

  费

  配算套

  体内投资自筹备注

  合计

  工程建设直接费

  林地清理

  整地

  栽植

  抚育

  管护

  苗木

  一

  1.11.21.31.41.51.61.6.1树种l

  1.6.2树种231.6.3树种31.1.肥料

  保水剂

  促生根剂

  辅助工程

  1.1.11.10.1标识牌

  1.10.2作业道

  二

  工程建设其他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

  规划设计费

  工程监

  2.12.22.33理费

  2.4三

  …

  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3.1备注:是否估算到乡镇,根据项目要求定。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封山育林投资估算表

  附表4序号

  项规单目

  格、位

  型号

  数单价投资投资构成(万量

  (元)

  合计元)

  (万人材其元)

  工料他

  费

  费

  资金来源(万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

  地方配套

  实施主体自筹

  备注

  合计

  一

  工程建设直接费

  整地

  栽

  1.11.23植

  1.31.41.5抚育

  管护

  苗木

  1.5.1树种11.5.2树种21.5.3树种31.61.肥料

  封禁牌

  标识牌

  围栏

  工程建设其他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

  规划设

  1.1.二

  2.12.24计费

  2.3工程监理费

  …

  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2.4三

  3.1备注:是否估算到乡镇,根据项目要求定。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投资估算表

  附表5序号

  项规单数单价目

  格、位

  量

  (元)

  型号

  投资合计(万元)

  投资构成(万元)

  资金来源(万元)

  地方配套

  实施主体自筹

  备注

  人材其中工料他

  央费

  纲

  预算内投资

  合计

  一

  工

  和建设直接费

  林地

  1.141清理

  1.21.31.41.51.6采

  伐

  整

  地

  栽

  植

  修

  枝

  苗

  木

  1.6.1树种11.6.2树种21.6.3树种31.71.肥

  料

  培

  蔸抚育

  附

  属工程

  1.1.9.1标

  识牌

  1.9.2林

  道

  1.9.3管

  护棚

  二

  工程建设其

  42他费

  2.1建

  设单位管理费

  规

  划设计费

  工

  程监理费

  …

  基

  本预备费

  基

  本预备费

  2.22.3三

  3.1备注:是否估算到乡镇,根据项目要求定。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油茶低产林改造投资估算表

  附表6序号

  项目

  规单数单价投资格、位

  量

  (元)

  合计型号

  (万元)

  投资构成(万元)

  资金来源(万元)

  地方配套

  实施主体自43备注

  人材其中工料他

  央费

  费

  预算内

  投资

  合计

  一

  工程建设直接费

  筹

  主(一)

  体工程

  1.1更新改造

  劳务费

  1.1.11.1.2苗木费

  1.1.3肥料费

  1.1.4其他费用

  1.2抚育改造

  1.2.1劳务费

  1.2.2苗木费

  1.2.3肥料费

  441.2.4其他费用

  1.3品种改造

  1.3.1劳务费

  1.3.2苗木费

  1.3.3肥料费

  1.3.4其他费用

  辅(二)

  助工程

  1.4标识牌

  作业道

  1.51.6…

  工程建设其他费

  建设单位

  二

  2.145管理费

  2.2规划设计费

  工程监理费

  2.3三

  …

  基

  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3.1备注:是否估算到乡镇,根据项目要求定。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人工种草投资估算表

  附表7序号

  项规单数单价投资目

  格、位

  量

  (元)

  合计型号

  (万元)

  投资构成(万元)

  资金来源(万元)

  地方配套

  实施主体自筹

  备注

  人材其中工料他

  央费

  费

  预算内投资

  合计

  46一

  工程建设直接费

  人工种草

  整地

  1.11.1.11.1.2播种/栽植

  施肥

  管护

  种苗费

  1.1.31.1.41.1.51.1.5.1草种11.1.5.2草种21.2草原改良

  整地

  补植/补播

  1.2.11.2.241.2.31.2.41.2.5施肥

  管护

  种苗费

  1.2.5.1草种l

  1.2.5.2草种21.3围栏

  生物围栏

  物理围栏

  辅助工程

  1.3.11.3.21.41.4.1标识牌

  工程建设其他费

  建设单位

  二

  2.14管理费

  2.2规划设计费

  工程监理费

  2.3三

  …

  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3.1备注:是否估算到乡镇,根据项目要求定。

  XX县XX年度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实施方案

  湿地保护与修复投资估算表

  附表8序号

  项规单数单价投资投资构成(万目

  格、位

  量

  (元)

  合计元)

  型号

  (万建设其元)

  安

  备

  他

  资金来源

  中央预算内投资

  地方配套

  实施主体自筹

  备注

  合计

  4一

  工程建设直接费

  湿

  地(一)

  保育工程

  分项罗列

  湿(二)

  地修复工程

  分项罗列

  科

  研(三)

  监测工程

  分项罗列

  科

  普(四)

  宣教工程

  50

篇三: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xx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一)指导思想

  ..................................................................................................................................3(二)基本原则

  ..................................................................................................................................3二、目标任务、布局及技术标准..........................................................................................................3(一)目标任务

  ..................................................................................................................................3(二)项目布局

  ..................................................................................................................................4(三)技术措施

  ..................................................................................................................................5(四)各项目具体措施

  ......................................................................................................................6三、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概算

  ..................................................................................................................................(二)资金筹措

  ................................................................................................................................11四、保障措施

  ........................................................................................................................................11(一)组织保障

  ................................................................................................................................11(二)技术保障

  ................................................................................................................................12(三)其他保障措施

  ........................................................................................................................12为建设xx市生态市及xx区生态文明区,实现xx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对我区自然生态环境情况调研,认真分析我区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条件及社会状况,依据国家、省(部)颁布的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并结合xx区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制xx区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根据xx区林地资源现状及可利用林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区可利用林地面积不足一万亩。所以必须从提高我区林地质量为突破口,改造低产低效林地、疏林地、宜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紫色砂页岩林地等,以人工促进手段,使我区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恢复与完善,提高森林蓄积储备,改善林相,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各项林业方针政策,着力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提高森林储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3、坚持xx生态环境治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全面落实xx生态治理的任务和目标,突出近期治理重点,使xx生态环境有明显好转。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选择最佳治理计划,实现治理效果与经济效果双赢。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可行的原则。从xx生态环境现状出发,结合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目标,分别对废弃砖瓦厂、取土点及地产低效林等提出生态环境治理要求,使计划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目标任务、布局及技术标准

  (一)目标任务

  拟完成针叶林补阔

  11198.9亩,期限3年;疏林地改造2767.9亩,期限

  2年;宜林地造林2514.4亩,期限

  2年;

  未成林造林地重新造林1591亩,期限

  1年;紫色砂页岩地造林2838.6亩,期限

  2年;风水林保护4824.1亩,期限5年;裸露取土点和废弃砖窑厂植被恢复734.8亩,期限1年。

  (二)项目布局

  全区土地总面积63.735万亩,林地21.889万亩,其中有林地17.642万亩,针叶纯林面积及所占比例过大是我区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配置树种。主要推广优质的速生阔叶乡土树种,选择湿地松、枫香、木荷、油茶等混交,建成以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既兼顾生态效益,又考虑到观赏效果。把全区的可进行针叶林补阔(公益林)林地、疏林地(非公益林)、宜林地、未成林造林林地、紫色砂页岩地、裸露取土点和废弃砖窑厂等,通过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手段,使我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储备明显增加。

  表1生态修复项目汇总表

  项

  目

  比

  例

  面积2188911198.2767.2514.1592838.林地

  裸露取土针叶林补阔

  未成造

  紫色砂页岩

  点和废弃砖窑厂

  风水(景)林

  疏林地

  宜林地

  734.5274(亩)

  所占比例

  0994165.111.261.150.731.290.342.41(三)技术措施

  1、造林技术措施

  (1)造林树种配置

  根据山场情况和种苗情况,选择一般造林树种为湿地松、枫香、桉树、油茶等,阔叶树至少在30%以上。

  在山体岩石裸露无法恢复绿色植被的区域,通过栽植爬藤类植物,逐步形成藤萝网络,达到岩石复绿、立体绿化效果,以覆盖岩石、固定山体。

  (2)清山整地

  采用穴状整地,对于杂灌较多的地段先进行带状或块状全刈,再按60cm见方规格打穴,整地后进行表土回填,先填表土、细土,并捡尽石块、树枝。

  (3)苗木选择

  选择国标Ⅰ、Ⅱ级苗木,严禁三线苗上山,Ⅰ级苗达80%以上。优先采用芽苗切根移栽培育的苗木和优良无性系苗木,为确保苗木质量,起苗时苗木应分级,做到随时随运随栽,当天栽不完应及时假植。

  (4)栽植

  造林时间:选择冬、春季阴雨天气栽植。

  栽植要求:栽植前用配有适量ABT生根粉和磷肥的黄泥浆对苗木进行沾根,选择雨后阴天进行栽植,栽植时,先要扒开回填表土,适当深栽、栽正、不窝根、踏紧并培土成馒头形,要求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使苗木竖直、根系舒展、深浅适当。

  混交方式:在造林时,树种按行状或块状配置进行栽植。

  2、抚育管理

  在每年的5-6月和8-9月进行抚育,连续三年,采用全刈、扩穴、培蔸的方法进行,要求在离苗木15cm处,垦深20cm以上,宽100cm以上,垦面应不见青杂物,不损压苗木,并将苗木基部培土成馒头形。

  3、管护措施

  (1)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认真做好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防治工作。

  (2)专人管护,严禁人畜危害。

  (四)各项目具体措施

  (1)针叶林补阔(公益林林地)。对于立地条件较差,郁闭度小于0.5,林木生长不良,林下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或林木分布不均,林中空地较大,不宜采取更新方式进行改造的公益林林地,则采取块状、林冠下进行补种乡土阔叶树。平均每亩补植阔叶树30-35株,确保针阔比为7:3。

  (2)疏林地改造(非公益林林地)。对于立地条件较差,郁闭度小于0.5,林木生长不良,林下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或林木分布不均,林中空地较大,又不宜采取更新方式进行改造的商品林,则采取块状、林冠下进行补种乡土阔叶树。平均每亩补植阔叶树30-35株,确保针阔比为7:3。

  (3)宜林地造林。对于宜于林木生长发育的荒山荒地,采取针阔林混交方式栽植,每亩110株,针阔比为7:3。

  (4)未成林造林地。对于造林三年以内成活率高于40%低于85%的造林地进行补植枫香、木荷、桉树等乡土树种。原则上要求采用两年生以上大苗,补植密度每亩不少于20株,对于林间空地大的造林山场,在补植20株/亩的基础上,可适当补植针叶树。

  (5)风水(景)林林地。对风水(景)林林地进行保护,禁止或限制人类、牲畜活动。建立宣传牌、界碑等,同时利用宣传画、传单、水保法宣传材料等增强群众保护生态、保持水土的意识。建立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可借鉴的示范点,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全区风景林建设。

  (6)紫色砂页岩地造林。紫色土林地土壤有机质层薄,水分供应不足,苗木不易成活,经过多年不同树种的栽植结果显示,柏树类树种在紫色砂页岩成活率较高。选择对紫色砂页岩适应性较强的柏树进行栽植造林,每亩80株以上。

  三、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表2投资概算总表

  紫色砂页裸露取土点和废弃砖窑厂

  风水(景)林

  未成造

  岩

  针叶林补项目

  阔

  费用疏林地

  宜林地

  16462384068818196942338771635034(元)

  总计:5772384元

  2395457911151、针叶林补阔:整地挖穴费35元/亩,造林栽植费42元/亩,苗木费70元/亩,一亩总费用147元。面积11198.9亩,共1646238元。

  表3针叶林补阔项目费用预算表

  乡镇

  针叶林补阔

  单价(元/亩)

  费用(元)

  面积(亩)

  兴桥镇

  7685147长塘镇

  2420147樟山镇

  943.9147曲濑镇

  150147总计

  11198.1129695355740138753.32205016462382、疏林地改造:整地挖穴费35元/亩,造林栽植费42元/亩,苗木费70元/亩,一亩总费用147元,面积2768亩,共406881元。

  表4疏林地改造项目费用预算表

  乡镇

  面积(亩)

  单价(元/亩)

  兴桥镇

  800147长塘镇

  218890147樟山镇

  1167.9147曲濑镇

  00总计

  220857.疏林地改造

  费用(元)

  117600117600171681.304068813、未成林造林:整地挖穴费35元/亩,造林栽植费42元/亩,苗木费70元/亩,一亩总费用147元,面积1591亩,共233877元。

  表4未成林造林项目费用预算表

  乡镇

  兴桥镇

  680147长塘镇

  樟山镇

  曲濑镇

  总计

  未成林造林

  面积(亩)

  单价(元/亩)

  费用(元)

  3301474111476041717014724990159123387799960485104、紫色砂页岩地造林:整地挖穴费80/亩,造林栽植费96元/亩,苗木费400元/亩,一亩总费用576元,面积2838.6亩,共1635033元。

  表6紫色砂页岩地造林项目费用预算表

  紫色砂页岩地造林

  乡镇

  面积(亩)

  单价(元/亩)

  费用(元)

  兴桥镇

  990576长塘镇

  1050576樟山镇

  493.6576曲濑镇

  305576总计

  2838.6570240604800284313.617568016350335、裸露取土点和废弃砖窑厂造林:整地挖穴费110/亩,造林栽植费132元/亩,苗木费84元/亩,一亩总费用326元,面积734.8亩,共239545元。

  表裸露取土点和废弃砖窑厂项目费用预算表

  乡镇

  兴桥镇

  170326长塘镇

  樟山镇

  曲濑镇

  总计

  裸露取土点和废弃砖窑厂

  面积(亩)

  单价(元/亩)

  65326466.832633326734.费用(元)

  5542021190152176.8107582395456、宜林地造林:整地挖穴费110/亩,造林栽植费132元/亩,苗木费84元/亩,一亩总费用326元,面积2514.4亩,共819694元。

  表宜林地造林项目费用预算表

  乡镇

  兴桥镇

  1780326长塘镇

  87326樟山镇

  477.4326曲濑镇

  170326总计

  2514.4819694宜林地造林

  面积(亩)

  单价(元/亩)

  费用(元)

  58028028362155632.4554207、风景林管护费:管护费30元/年/亩,面积4824.1亩,管护5年费用723615元。

  表风水(景)林项目费用预算表

  兴桥镇

  359030510长塘镇

  900305樟山镇

  629.1305曲濑镇

  155305总计

  5274.1风水(景)林

  面积(亩)

  单价(元/亩、年)

  年限

  总费用(元)

  5385001350009436523250791115(二)资金筹措

  1、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列入区重点工程年度计划,由区财政落实配套资金;

  2、取土点、林地征占用等收取的植被恢复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3、上级各项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补助资金,造林补贴资金等。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切实加强项目区各乡镇对工程项目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工作队伍,乡镇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

  2、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生态优先、适地适树”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推进。严格按批准的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组织实施。

  3、加强项目资金使用追踪检查和审计,严格财务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省政府、省林业厅关于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资金管理办法、审计与监督等规定。项目资金应设立专户,实行县级报账制,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单列账户,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先施工、后报账,必须做到账务清晰,原始凭证齐全,财务管理规范,严格按计划规范使用资金,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挪用、截留、串用建设资

  11金。

  (二)技术保障

  1、依靠科技提高工程质量。在工程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积极推广和应用ABT生根粉、芽苗切根移栽育苗、菌根土造林、化学除草等实用的科研技术成果,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总结取得成功的营造林实践经验,突出良种良法和适地适树,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

  2、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地与省市及周边地区的有关技术科研部门加强联系,以引入试验成功的先进技术用于项目实施建设,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现场技术指导,多渠道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

  3、分期分批对裸露山体进行治理,优先开展城区直观可视范围内、风景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及直观可视范围裸露山体的修复,逐步消除裸露山体对我区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4、加强项目管理。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足额缴纳植被恢复费,督促并监督征用单位编制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按时完成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工作,避免新的裸露山体的产生。新建道路工程必须将道路边坡治理费用列入项目概算,道路建设和边坡治理同步进行。

  (三)其他保障措施

  121、加强舆论宣传,利用标牌、标语、简报、画片、录像等多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治理前后的对比,提高全社会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认识和支持。

  2、引入工程监理机制,实行招投标制。根据项目性质,采用招投标制确定监理单位(人),可以采取租赁、承包、股份造林等形式进行建设和经营。落实责任制,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13

篇四: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全面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为目标,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循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难点,科学治理、推进综合施策,改革创新、完善建管机制的原则,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和美丽中国示范省份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二、主要目标

  (一)近期目标

  着重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7%,森林蓄积量达到7.79亿立方米,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00万亩,水土流失率控制在7%以内;海洋生

  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保持稳定;完善自然保护地布局,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二)中长期目标

  全省森林、湿地与河湖、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高,生态稳定性明显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7.3%,森林蓄积量达到8.29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保有量保持稳定,湿地保护率提高到25%;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00万亩,水土流失率控制在6.5%以内;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得到全面提升,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7%;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

  三、重点任务

  (一)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

  1.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

  (1)西南山脉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保护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对区域内所有天然林实行严格保护,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质量。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封山育林,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调整树种结构,加强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改善林分质量。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开展中短期用材林和大径级用材林为主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加强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止扩散蔓延。

  (2)西北山脉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推动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通过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优化树种和材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防护林建设,建设生态廊道。加快实施松林改造提升,降低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纯林比重。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合理划定水土保持功能重要区域,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开展各分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力打造和推广水土流失治理“县城经验”升级版,推动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开展攻坚治理和流失斑集中治理;持续开展水保生态清洁小流域、水保生态村建设等,加强封山育林及陡坡地开垦管理。

  3.废弃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开展废弃矿区生态修复,通过削坡减荷、废渣清运、截水拦渣、土地复垦、生态绿化等工程防治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探索实施“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改善提升废弃矿区整体生态功能。

  (二)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

  1.重要海湾河口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推进河湖湾等整治修复,推进侵蚀岸线修复,加强重要河口生态保护修复,严格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强化过度捕捞和非法养殖整治,防治赤潮等海洋灾害,恢复退化的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海洋生态系统。加强候鸟迁徙路径栖息地保护和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改善滨海湿地生态功能,促进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岸线岸滩修复,全面保护自然岸线,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提高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推进互花米草整治。

  2.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健全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布局,丰富造林树种,拓展造林空间,加宽加长加厚沿海基干林带,及时开展老林带更新修复,全面提升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大力推进纵深防护林建设,通过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和套种混交等森林经营措施,培育多树种、复层、异龄混交林。构建防御能力更加强大、功能更加完备的沿海防护林体系。

  3.林地保护修复工程。在我省重要海湾河口统筹推进林地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河湾等现有树林自然保护地的优化调整。遵循树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科学评估确定树林适宜恢复区域,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开展树林自然保护地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坚持宜林尽林,实施树林营造,优先选用本地树种,改善和提高树林质量,扩大树林面积。

  4.海洋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工程

  (1)海堤除险加固及生态化改造。持续开展海堤除险加固,优化提升海岸带防潮御浪、固堤护岸等减灾功能。实施海堤生态化建设,通过在海堤护岸外侧采用修建斜坡式人工块体的方式,结合堤前潮间带重构、堤身生态化改造和堤后生态缓冲带建设等措施,优化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减灾功能和海岸防护工程的生态功能。

  (2)海洋综合感知网和海洋通信网建设工程。在全省海域优化、整合、新建一批海洋观测监测设施,丰富海洋生态监测要素,打造精细化海洋预

  警报服务体系,提升台湾海峡综合感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赤潮监测预警平台,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和处置,加强海气通量观测,在重点海域开展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气象监测。拓展遥感、通信卫星在海洋的应用,推广船载卫星通讯系统,增强对海上活动的动态监管能力。

  (3)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打造多源融合的海洋大数据平台,促进全省海洋各类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建设渔业渔政综合监管平台、渔业渔政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海洋渔业生态与资源监测预警、养殖水域在线监测等,提升智慧化应用水平,为海洋防灾减灾、生态资源监测等提供有力支撑。

  (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

  1.自然公园建设项目。深入推进自然公园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加强自然公园的勘界立标、标识系统建设和本底资源调查,开展自然公园的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形成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数据库。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山育林等措施,促进形成天然林分。构建智慧自然公园的基本架构,建立森林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机制,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水平。实施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增强山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及整个溪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开展季风敏感区气候和生态环境研究,恢复破碎化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频繁区域设置生态廊道,连通野生动物栖息地。

  2.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的分类分级管理体制。推进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

  的巡护交通体系和突发灾害警示防护体系建设。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装备,完善和提升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科研监测、自然教育、应急防灾、基础设施等体系的管理及建设水平。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勘界立标和标识系统的建设,形成边界清晰、差别化管控格局。

  3.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坚持陆海统筹,从综合管护和工程修复入手,开展受损或功能退化的重要湿地、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促进现有湿地良性有序发展。探索开展小微湿地建设。保护重要滨海湿地。建设宣教基地,开展景观改造、提升湿地公园建设质量。加强湿地监测评价,建设“省、市、县”三级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加快湿地保护名录编制工作,实现湿地名录管理。

  4.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采取改善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条件,连通生态廊道等措施,扩大栖息地范围。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提升重点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和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我省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库。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人工繁育,开展野外回归,促进野外种群增长。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预警能力和治理能力建设。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河湖水生生物的调查、监测、评估,加强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建设,实施抢救性保护。

  (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1.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小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有效提升江流域生态环境修

  复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江流域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有较大提升,流域水安全、水质量、水生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开展溪水生态修复和治理,通过新建湿地、修复河流滨岸带、改造硬质堤防、建设生态调蓄库等,对水生态开展全面、系统地保护与修复。统筹河道整治、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恢复,构建生态良好、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

  2.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全流域生态本底调查,实施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及农地生态功能提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区域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溪流域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按照“一环、一心、一轴、七廊、一系统”的总体布局,通过治理绿心河网,以及建设干流和南北河湖生态廊道、水闸、智慧流域系统等,突出水生态安全保障、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系统修复、水文化遗产保护和水环境管理提升,促进人水和谐共生,实现安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目标,打造东南沿海平原河网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样板。

  4.其他流域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以主要河流为重点,统筹重要支流、湖库、沟渠,构建完善的水生态修复和治理系统,通过堤岸建设、污水治理、生境修复等措施,构建水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网络,充分发挥生态水利工程的生态修复功能,增强河流湖库生态功能。

  (五)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

  1.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水平提升工程。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对全省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完善空气、地表水、海洋自动监测网。加强生态环境实验室和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组建藻类防控技术中心、省级危险废物鉴别中心,提高生态环境科研能力。建立重要河流的生态流量监测站网体系,通过水文监测现代化技术,大力提升水文自动测验能力,实现对重要河湖断面的生态流量自动在线监测和预警,并在部分河段探索水生物、河道水文特征演变监测。

  2.智慧气象保障工程。建立现代化生态气象保护服务体系,优化观测站网,加强岛基观测、水体现场生物-光学浮标观测等能力建设,建立满足天气、气候、生态和大气环境观测业务要求的观测系统。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推动生态修复和保护,开展生态功能区的气候变化、气候承载力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生态气候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气象灾害防治能力。

  3.智慧林业工程。建立林业资源立体感知体系,增强林业资源动态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建立以林业“一张图”为基础的林业大数据中心,提升信息资源协同、共享和开放能力。完善涵盖技术服务、业务服务和数据服务等服务的智慧林业共享平台。开展“互联网+”自然保护地、林业灾害防治、国有林场等业务系统建设,实现林业核心业务协同共享。加强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及防火指挥中心建设。加强森林精细化管理,建立遥感监测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精细化调查模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水平。

  4.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信息化提升工程。利用自然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综合监管体系,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各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

  共享,促进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各环节紧密衔接。规范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生态保护修复秩序,提升我省矿产资源保护及保障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和完善领导、政府负责的重大工程建设领导机制,认真落实省负总责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工作机制。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负有行业指导和监管责任,要加强业务培训和监督管理,建立重大工程实施督促机制和监测评估体系,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指导,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责任,组织编制本地区有关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统筹抓好本地区重大工程的组织推进,确保各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要落实好项目建设责任主体和日常监管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

  (二)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严格执行涉农法律法规,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按照国家要求,继续完善国土空间、自然保护地、森林、海洋环境保护、河道管理、湿地保护、生态保护补偿、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法规和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立法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积极推动各类组织和个人依法依规实施和参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强化市场监督,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保驾护航。开展自然

  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和统一确权登记,实现调查监测成果数据的部门共享应用。开展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科学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及海域保护线。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

  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资金筹措机制。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各地要将重大工程项目作为财政优先支持领域,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各市、县(区)统筹多层级、多领域资金,集中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形成资金投入合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将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建立健全生态资源融资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探索建立生态基金。支持通过绿色发展基金、地方政府债券、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筹措工程建设资金。鼓励将重大工程项目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特色小镇、林下经济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建设与管理,探索重大工程市场化建设、运营、管理的有效模式。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切实解决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国家相关规划。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履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义务的权利主体给予合理补偿。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产权安排,激励社会投资主体

  从事生态保护修复。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土空间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1%-3%的治理面积从事相关产业开发。通过“以奖代补”“示范补助”等方式,加大省级财政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支持,并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放活农用地经营权、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鼓励废弃矿山土地及土石料综合利用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五)提高科学修复水平

  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采取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推进一体化保护修复,避免修复过程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专业优势,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标准体系建设、修复新技术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增强关键修复技术和措施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通过科学修复、精准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

  (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学习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加强自然生态省情宣传和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公园、科技馆等作为普及生态保护知识的重要阵地。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主题宣传,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创新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模式,推动生态工程全民共建、生态产品全民共享。积极推广河溪治理和水土流

  失治理经验,及时总结各地生态保护修复新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推动全省生态保护修复上新水平。

篇五: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附件3:

  “长治”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编写提纲

  综合说明

  简述项目背景、建设目标、技术线路、主要措施、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等。在文字之前插入项目区位置图和工程特性表。

  1项目区概况

  1.1项目区选择

  1.1.1选择原则

  1.1.2项目区选定

  介绍项目区在全县的位置、土地总面积、涉及乡村、小流域名称等,简要说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2基本情况

  1.2.1自然条件

  重点介绍与生态修复相关的气候、植被情况。

  一、地质

  项目区地质构造、影响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面积、所占比例等。

  二、地貌

  项目区所属地貌类型区,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平均海拔高度、最高和最低海拔高度、相对高差。重点说明项目区坡面情况,包括地面坡度组成,不同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等。插入项目区地面坡度组成表。

  三、土壤(地面物质组成)

  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各类土壤的分布、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肥力情况。分别说明耕地土壤和山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包括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等。插入项目区土壤理化性状表。

  四、植被

  项目区内天然植被种类(包括树种、草种)及保存情况,人工植被种类、数量及生长情况;项目区现有林地面积,有林地、灌木林、经果林、疏林、荒山荒坡的面积、比例及树种(草)结构。现有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具有独特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果林(草)树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植被种类及利用情况。

  五、气候特征

  项目区所属气候类型区及气候特点,主要气象要素:

  1、降水。包括多年年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情况;10年、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

  2、温度与光热资源。包括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0°C积温,无霜期,年均日照时数。

  六、河流水文

  项目区所属水系,流域内主要河流;年径流总量,径流年际变化,径流模数。多年平均输沙量。说明项目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插入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1.2.2社会经济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生态修复的障碍因素。

  一、人口与劳动力

  项目区涉及的行政村、组,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总量。说明劳力外出务工情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各类用地的数量和分布,人均土地和耕地数量,耕地中基本农田所占比重及人均基本农田。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利用方式等方面论述对水土保持带来不利影响)。插入项目区耕地坡度组成表。

  三、农村各业生产

  (1)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渔各业年产值,各业产值占农村总产值的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等。

  (2)农业生产。主要包括农作物的种类、播种面积、平均单产、人均产粮等。插入项目区粮食生产现状表。

  (3)林业生产。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果园等的面积,经营管理情况。

  (4)牧业生产。各类牧畜品种、数量,饲料来源,经营管理情况。

  (5)渔业生产。养渔水面的类型、面积,产量和经营管理情况。

  四、农村生活条件。与农民群众生活有关的燃料、肥料、饲料情况,人畜饮水情况等。

  2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

  2.1水土流失

  2.1.1水土流失现状

  包括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布,不同水土流失强度等级的面积、所占比例及地类分布情况,土壤侵蚀总量和侵蚀模数。插入项目区水土流失地类分布情况表。

  2.1.2水土流失成因

  说明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重点分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2.1.3水土流失危害

  2.2水土保持

  2.2.1水土保持现状和效果

  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情况,重点介绍坡耕地的治理现状及效果。分析现有治理措施对实现生态修复的促进作用。

  2.2.2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经验部分主要从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措施、管理经验等方面加以论述。

  3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3.1指导思想

  3.2建设目标

  包括改善生产基础条件目标、生态修复目标、管理体系目标、项目监测目标和生态示范村的建设目标。

  4措施规划

  4.1项目分区

  说明工程性修复区的范围、面积、涉及村组、农业人口,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人均耕地和人均基本农田情况等,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方向;自然修复区的范围、面积、涉及村组、农业人口和植被情况,并分析区内恢复植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说明生态修复示范村的基本情况,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农民生活情况。

  4.2农户调查和需求分析

  4.2.1调查概况

  介绍典型村(结合生态示范村选择)和典型农户调查情况,包括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等。

  4.2.2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统计、归纳农户对各项治理措施的需求和投入意愿,确定项目区粮食、燃料、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等需求指标。

  4.3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人均粮食和经济发展指标,对规划目标确定的人均生产用地指标进行校核,确定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数量。

  4.4土地利用规划

  1、说明项目区内土地总面积,水土流失综合调查划分的各类图斑数量。

  2、根据地面坡度、土层厚度、连片程度、距离、灌溉条件等因素,对项目区内生产用地进行土地分级,分析不同级别的土地对生产用地的适宜程度。插入项目区土地分级和适宜性评价表。

  3、根据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划分结果,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和择优选择的原则,优先划定生产用地图斑,确定小流域土地结构调整结果。

  4.5措施规划

  4.5.1行政措施

  包括落实退耕还林、舍饲养畜、减免农业税等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加快植被恢复。要说明如何落实。

  4.5.2工程措施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结果,结合水土保持的需要,说明项目区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作业便道、植物护埂、经果林、种草、塘堰整治、沼气池、省柴灶、封禁治理等治理措施的布局和数量。

  4.5.3管护措施

  一是实施封禁治理,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保护现有林草植被;

  二是结合经果林和坡面水系工程建设,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保护治理成果。

  4.5.4监测措施

  说明项目区农户效益调查计划。插入项目农户效益调查计划表。

  说明样方调查设计方案。插入项目区样方调查设计表。

  4.5.5生态示范村规划

  说明生态示范村建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建设规模。

  5防治措施设计

  5.1治理措施设计

  参照《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

  5.1.1坡耕地治理工程

  包括坡改梯工程、坡面水系工程、作业道路等。

  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布设原则、设计标准、断面设计、施工要求、管护要点

  等。应提出断面设计图和工程量表。坡改梯工程和坡面水系工程应有地块的平面布置图。

  5.1.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包括塘堰整治、溪沟整治、谷坊、拦沙坝等。

  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布设原则、设计标准、断面设计、施工要求、管护要点等。每项工程都要有典型设计,塘堰整治、溪沟整治、拦沙坝应提出平面布置图、断面设计图和工程量表。

  5.1.3植物防护工程

  植物防护工程包括水土保持林、经果林、种草、植物篱、植物护埂等。

  对造林(种草)措施进行标准设计,包括林种、树种、整地方式、种植方式和时间、苗木规格(草种要求)等。提出造林(种草)平面布置图和整地措施断面示意图。插入小流域植物防护措施设计表。

  5.1.4封禁治理设计

  1、布设原则

  2、组织管理措施。

  3、技术措施。包括封禁方式、抚育管理、辅助措施等。

  5.1.5沼气池、省柴灶

  1、布设原则

  2、设计标准

  3、断面设计。提出断面规格和断面设计图。

  4、施工要求。提出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5.2监测措施设计

  1、提出小流域农户效益调查方案。插入小流域农户效益调查计划表。

  2、提出小流域样方调查的布局和设计。要有平面布置图,插入小流域样方调查设计表。

  6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实施计划

  6.1施工组织设计

  6.1.1施工组织形式

  概述专业队施工、农户施工、集体施工等组织形式所完成的措施种类和数量。

  6.1.2主要材料来源

  包括树种、草种的来源和质量保证,其它工程材料的来源和质量。

  6.1.3工程施工交通、场地、水、电等安排。

  6.1.4施工季节安排和劳动力、机械调配情况。

  6.2分年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期为3年,从2004年开始实施。

  根据国家补助标准、工程进度要求和劳动力、资金调配情况,合理安排建设期每年的实施计划。将每年计划完成的工程量、劳动力、投资列表说明。

  7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

  7.1依据、定额及方法

  7.1.1概算依据

  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进行。

  7.1.2单价分析

  一、基础单价

  (1)人工预算单价

  (2)材料预算价格。列表说明项目所需的材料、种苗和物资单价,以及机械、油、劳动力等的单价,仪器设备单价,建筑物单价等。

  (3)林草种苗预算价格

  (4)施工机械台时费

  二、有关取费标准

  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以及独立费用取费标准。独立费用的计取比例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以国家投资(含中央投资和地方匹配)为基数进行计算。

  预备费只计算基本预备费。

  三、综合单价

  按规定分别计算出各项治理措施的单位面积造价。

  7.2投资概算

  1、劳力投入

  2、物资投入

  3、资金投入。说明分项措施投资及工程静态总投资,单位治理面积投资、各项措施单位造价等。确定项目建设期分年投资情况。

  需插入投资概算有关插表。

  7.3投资筹措方案

  项目中央总投资90万元,地方匹配资金按中央投资的40%计算。

  说明国家投资、地方投资、群众投资(含投劳折资)的数量,并列表说明。

  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不低于中央投资的40%,其中省级、地级、县级配套资金不应低于中央投资的20%、10%和10%。

  独立费用统一在地方匹配资金中列支。

  8效益分析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进行。

  基准年:2004年,社会折现率12%,效益计算期为20年。运行费按总投资的5%计。

  8.1经济效益

  说明项目实施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增产、增收指标和效益,以及项目区总经济效益。计算经济净现值、效益费用比、内部收益率等指标。插入项目区经济效益指标表。

  8.2生态效益

  说明项目实施后,各项措施的蓄水效益、保土效益定额,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侵蚀量、减沙效益等,以及生态用地面积扩大、实现生态修复面积等综合效益。

  生态用地面积扩大,根据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来确定。

  实现生态修复面积,主要指生态用地水土流失等级降低的面积。

  插入项目区生态效益指标表。

  8.3社会效益

  说明项目实施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基本农田比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效益。

  9项目组织管理

  9.1组织管理机构

  9.2组织管理措施

  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承包责任制、奖罚措施等。

  9.3技术保障措施

  包括技术服务、培训、科技示范推广、监测评价等。

  9.4质量保证措施

  提出工程实施的质量保证体系,有条件的可以考虑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监理单位,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等进行控制。

推荐访问: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修复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