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18篇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18篇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18篇,供大家参考。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18篇

篇一: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XX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XX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XX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20XX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了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华侨经济文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平台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博士等为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汕头市成功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了研究所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4.加强外部联动工作力度,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发展大局。20XX年11月,学院与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备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1.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支撑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的认识不足,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2.学院在技术供给中的制度引导问题由于科研评价体制以及发展思路的局限,长期以来学院在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额、发表论文数、参与者学术地位、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结果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之下,学院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为有限,常常难以实现产业化,与作为应用型的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相去甚远。与此相对应而形成的学术价值取向,一方面使部分教师漠视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客观上也限制了高校教师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尽管学院重视科研的前期工作如项目申报以及给予相关研究以较大力度的资金配套支持等,但对科技成果鉴定以后的产业化则重视不够,缺乏与企业开展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以上问题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脱节。对于学院当下的科研现状而言,在成果无法跟踪或者领先国际水平的同时,放弃掉对市场实际情况(如消费者的素质、具备的仪器条件等)的分析与了解,这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无法发挥,科技研发与区域经济脱节,阻碍了产学研合作。3.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问题政府主导的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与学院内部无法形成相应的有效对接,目前学院内部的管理机构不具备信息服务的提供、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业务服务能力,基本不能支撑产学研的工作。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无法应对产学研融合工作的繁重内容,因为专职人员的缺位,导致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当下产学研工作需求,特别是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从外部环境看,则存在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一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国家及省、市提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方向,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还未见出台。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网络不畅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府资源配置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三、对策与建议针对学院内部现有的科研力量,做好进一步的资源整合工作,加大对科研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本科应用型大学形成错位发展,凝练自身的科技创新特点,加快融入汕头市的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1.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多方共赢为原则,以中小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参与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2.实行“走出去”的积极战略。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科技项目,积极引进企业与学院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引入企业行业以及政府资金参与培育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项目开发,实现资本与成果以及资源与技术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二级单位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与政府企业合作,实行校企挂钩,实现优势互补,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3.完善产学研合作载体。深入谋划,对接产业需求,以资源倾向和政策扶持支持院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出台配套政策激励科研平台就自身的专业积累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模式,主动对接高新区、广以产业园区等产学研基地,以园区需求来指导科研平台建设,探索将科研机构建到企业生产线上的办法。4.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协会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机构、科研人员的信息资源和科技供求信息,对接汕头市产学研工作,建立合作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信息人才交流预备库等基础数据库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信息与学院创新资源信息的共享。5.探索搭建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争取学院的政策、人才以及财政支持,配置专门的产学研以及技术转化机构,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虚拟市场、网上市场等形式,拓展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发布、成果评估、价值认定、产权转让、融资担保等服务,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活跃技术成果市场交易,构建高效便捷的技术产权转移通道。

  

  

篇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作者:邓怀勇马琴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20年第03期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面临着政府缺位、合作单位认识偏差、院校自身存在局限性等主要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以下路径:以三重螺旋理论为指导,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动向,全面引入地方可合作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以期实现校企需求的完美对接,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

  [关键词]产学研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路径

  产学研合作在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学研成为高校为地方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重要力量。纵观全球,产学研合作是国外科学研究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高职院校、企业也在产学研合作中不断摸索经验,但也透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大瓶颈。

  一、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要困境

  1.政府未能发挥对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引导作用。回顾欧美发达国家校企产学研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协调各个组织的工作,完善相关保障制度……然而,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中,地方政府没有出台资金、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也没有完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双方合作大多依靠协议、合同进行,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虽然有内容涉及了校企产学研合作,但内容缺乏系统性与一致性,容易产生歧义,不利于校企产学研合作有序进行。从国内的行政体系来看,政府部门的行政体系大多为分割型的,不利于不同类型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也阻碍了二者与科研机构的交流。从科技体制来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大中型企业纷纷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然而,现有的科技体制已经不适用于经济体制改革现状,在地方政府的制约下,企业的科研活动仍难以摆脱地方政府的影响,所拥有的自主决策权较少。整体来看,政府在校企产学研合作中没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缺乏服务意识,未能发挥对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引导作用。

  2.合作单位认识偏差,参与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合作是在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相比于人才培养,多数企业更看重的是合作项目能否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企业在选择合作项目时,比较关注投入少、時间短、变现快的科技研发项目,对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的科研、人才培养项目不够重视。部分企业对高职院校不够了解,认为与高职院校合作不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对合作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缺乏长远的眼光,合作投资意愿较低。在校企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更关注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等内容,对前来企业顶岗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实习、技能学习的学生不够重视,工作、人员安排往往具有随意性。不少合作企业为了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参与产学研合作,双方合作往往停留于表面,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技术、人才方面的深入合作。

  3.院校自身存在局限性,难以适应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步伐。首先,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高职院校没有认清自己的发展定位,对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认识不清,盲目地追求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盲目设置专业与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华而不实”,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与特色化、差异化的办学要求相悖,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其次,高职院校合作思路不清晰,合作定位不明。部分高职院校仅仅将校企产学研合作视为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活动、人才培养相互割裂,没有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部分已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高职院校忽视了全面育人,强调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具体的目标。

  再次,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不强,且缺少相关法律保护。目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评定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学校的论文数量与质量、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等,教师职称的评定也大多数依靠论文评定、课题研究等。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与教师基本不会考虑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并未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普遍缺乏市场经济认识。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尚未完善,部分市场经济活动缺少法律制度的制约。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校企合作过程中技术转让、成果转化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比较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市场风险与管理风险,例如合作过程中人员权责不清、难以追责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企业参与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意愿较低。

  最后,高职院校缺乏资金也是影响校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因素。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学费收入、经营收入等,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而产学研在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较大,科研资金的来源、教师科研经费的保障等都是高职院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每年获得的财政拨款数额有限,也没有大量的社会捐赠,缺乏雄厚资金的支持,难以适应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步伐。

  二、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

  1.以三重螺旋理论为指导,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在三重螺旋理论下,学校、企业、政府以某一需求为纽带,在结构性组织安排的基础上强化信息共享,实现地方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以三重螺旋理论为指导,政府不再置身事外,而是积极融入校企产学研合作中,积极协调,企业、学校、政府三者之间相互渗透,可以使参与各方的潜力进一步发挥出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从政府角度来看,在高职院校积极谋求政府支持时,政府应该认识到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面临的风险与问题,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为高校院校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政府应该合理干预,打通多渠道融资机制。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加强对专项资金流向的跟踪,进一步缓解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资金压力。其次,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提高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资金与人才,政府可以出台对应的财税优惠政策,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人才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极大地调动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院校资金紧缺的问题。最后,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校企合作过程中技术转让、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高职院校、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合法权益都可以得到保护。在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以契约形式建立的合作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合作过程中人员权责不清、难以追责等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长远合作。

  

篇三: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产学研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为例-社会科学论文

  产学研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为例

  董薛伟摘要: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普遍性、稳定性、深入性依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却彰显了示范作用,本文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骨干院校建设进程中校企合作实践案例、进程为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直接对接企业,以订单培养形式基于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措施,校企合作实现了由紧密型转向深度融合。

  关键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设案例;问题建议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10月17日-19日在江苏泰州召开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此次年会目的在于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展示、交流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深入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融合、共赢模式已成为发展主流。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一、校企合作进程案例分析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充分利用部市共建及与行业企业多年良好的合作条件,进一步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规模,优化合作内涵。探索建立以部市共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依托,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机制体制。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共建学校的紧密型、深度合作体制机制,推动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学校、企业共建“新校区产学园区”,引入知名企业驻园共建“校中厂”,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促进校企紧密型合作的可持续发展。1.具体建设目标及思路(1)校企合作体制改革。依托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共建优势,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在3年建设期内,引进接纳100家以上知名企业加入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进程如下:2012年:推进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印刷包装、出版传播、艺术动漫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吸纳到50家企业加入理事会。2013年: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增加25家企业加入理事会;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各重点建设专业分别与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2014年:理事会进一步吸纳不少于25家企业,有效统筹各方资源,完善理事会各项制度,促进其高效运转。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①对接产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校企(高档印刷品生产企业)合作工作站,校企(图文制作、广告公司等企业)合作工作站。100%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其中85%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②成立由校企专家参与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企业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视野下,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组建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创意项目研发平台等。

  2012年:筹备组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2013年:运行项目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

  2014年:搭建校企创意研发平台及职业资格培训平台,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

  二、阻碍校企合作发展多重障碍1.政府法律缺位、制度缺失目前我国尚缺乏明确、具体、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政府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引导、规范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独立或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3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必然选择。(1)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滞后。虽然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教育部门,

  都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实践,但还没有对校企合作体系进行很好的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首先,没有出台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奖惩机制,缺乏对校企合作中企业权责划分的立法,尤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足,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其次,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与协调管理机构,没有政府的统筹,高职院校各自行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没有实现区域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校企合作法制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依靠情感来维系的状态,形式凌乱,结、构松散,合作主体间的职责、权力、义务等界定不清,政府主导作用认识不足,制度建设滞后于校企合作的实际需要,导致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职责不清、权力不明、义务不尽等现象产生,严重影响校企合作成效。

  (2)经费支持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资源,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各类评奖活动等,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这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十分不利。

  2.校企双方合作观念、利益存在冲突(1)观念未整合。学校、企业分属不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相对独立和封闭,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动、技术研发、文化融合诸多方面存在如何构建协同机制的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有效运行和深入推进。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要么就是被动地捐资助学,不参与或很

  4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少参与人才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学校服务企业意识不强,学校的公益性目标和企业的营利性目标之间存在差异,而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式化现象突出。而在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突出问题,过多强调了学校管理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中无利可图,导致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管理上缺乏全过程的良性互动。

  (2)企业利益受损。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性不高,无法根本解决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岗位经验积累环节,校企合作难于深入落到实处。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生产利润最大化多被视为“重中之重”,在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上,缺乏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眼前利益至上现象较为普遍。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阻力,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企业缺乏校企合作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作平台从运作平台看,当前,校企合作精彩纷呈,但更大程度是形式上的某种创新,在具体软、硬件建设缺少实质性的载体创新,大部分校企合作未能建成有效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实施平台。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下的规范运行,缺乏将校企有机联系起来的运作方式。应该说,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各地也探索出了“订单班”、半工半读、前校后厂、职教集团等有效的运作模式,但是这些成功的做法只停留在一些点上或局部区域,缺乏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认真总结和及时推广。在新的形势下,探寻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健康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5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推进校企合作由精密型向融合型举措政府统筹主导,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统筹规划,谋划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加强政策制度设计,营造校企合作健康发展良性环境。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管理模式,政府加强管理创新,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1.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校企合作深入发展(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启动其他配套法律条规的制定或修订工作,加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地方层面,鼓励各地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提供实践支撑。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着手制定地方性的法规条例,条件尚未成熟的地方可先进行相关制度政策试点,逐步推进。要通过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逐步明晰政、行、企、校各方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权利,构建各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环境。(2)设立校企合作基金,营造校企合作良性发展局面。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企业培训基金归集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校企合作基金。基金的使用,一方面用于支持职业教育专项项目、支持校企合作日常运转、公共实训平台建设、购买师生企业实习岗位、外聘企业专家等基本费用,重在补贴校企合作各方成本,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另一方面主要对校企合作中涌现出的企业、个人及典型做法进行奖励,旨在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社会环境的形成与发

  6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展。2.行业企业推进校企合作召开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

  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推进本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根据本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本行业相关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发挥好行指委对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评价和服务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可以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优化现有机制,通过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和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和制度设计、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行业人才标准制定中的作用;通过地方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协作联盟或理事会等新的组织形式拓宽行业企业参与的通道,让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基地建设、师资培训过程。

  3.提高企业积极性,校企合作局面逐步改观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各方基于自身优势,锐意创新,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型企业积极举办职业院校,将职业教育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大型企业则依托现有的职业院校举办职业教育,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中小企业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利用企业自身现有的技术、设备和资金,通过企业实习车间、厂中校、校中厂等途径,将企业用人标准引入职业院校,积极介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师资培养、教学过程,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更多企业通过订单培养等形式,积极参与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寻求企业与院校的利益共同点,成为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共同做法。

  参考文献

  7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黄才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3):62-66.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66-69.

  [3]董仁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若干亮点[J].职教论坛,2014(17):1.

  [4]叶小明.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_模式特征与实践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4):91-94.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8

  

  

篇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重点企业大型企业大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推进工作目前正由单项应用走向综合集成和协同创新阶段融合程度较高但是这些企业的两化融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浪费有时是为完成指标考核在形化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部分中小企业将erpcamcad等作为融合的最终目标在资金投入上明显不足信息化人才缺乏两化融合的集成度较低在研发管理营销服务等领域没有全面展开与两化融合要求有较大的距离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支持政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已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及新业态的出现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内涵的认识两化深度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高级化阶段,两化融合要以工业化为需求引领,带动信息化不断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推动工业化升级发展。我国著名自动控制专家吴澄院士提出,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国的方方面面,两化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信息化应用,而是全方位的融合,不仅强调广度,也要强调深度,要用深度带动广度,从产品到技术和业务的综合集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在技术上,从系统集成发展到协同制造,再到现在的云制造;在产品上,从嵌入式系统发展到产品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征;在企业管理流程上,从信息技术的初级应用,到生产模式、业务重组、资源整合、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管理的精益化;在产业上,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应用。未来,两化深度融合还将引发中国经济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革命,催生更多新业态。

  信息技术是创新性、渗透性、影响性和通用性最强的技术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充分交互,使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变革生产方式的主导力量,改变着现行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加速构建我国新型工业生产体系。

  2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的问题潍坊市已列入省级两化

  融合试验区,已从产业、企业、区域、政策等层面加快信息技术改造提

  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推进区域两化融合,提高全市整

  体信息化水平,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使两化融合工作面临一定困难。

  第一,两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大企业在两化融合中存在一

  定的盲目性,小企业主动性和能力较差。在全国普遍存在两化融合发展

  不平衡的现象。重点企业、大型企业大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推进

  工作,目前正由单项应用走向综合集成和协同创新阶段,融合程度较

  高,但是这些企业的两化融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浪费,有时是为完成

  指标考核在形式上为融合而融合,设备和软件上马后,实用性不足,闲置

  较多。中小企业对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部分中小企业将

  ERP、CAM、CAD等作为融合的最终目标,在资金投入上明显不足,信息化

  人才缺乏,两化融合的集成度较低,在研发、管理、营销、服务等领域

  没有全面展开,与两化融合要求有较大的距离。另外,信息资源比较分

  散,各个企业基本上各自为战,存在“信息孤岛”、“信息鸿沟”等现象,信息技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

  第二,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变,各地发展还

  依赖于投资驱动,两化融合改造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过分依赖投资驱动和外需驱动,

  增长模式粗放,资源环

  境压力大。由于投资驱动型在短期内容易出政绩,这造成了各级

  地方政府对投资驱动模式的路径依赖,忽视了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创新驱

  动增长模式难以形成。伴随着制造业投资的持续增加,过度依赖投资驱动

  的发展方式面临着投资效率的下降,

  带来制造

  业的产能过剩和亏损。对这种发展路径的依赖,实际上是体制性的结

  果,短期内很难转变。潍坊市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传统行业和大型企业集

  团,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动力机械、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和农业装

  备上,大多依赖于投资和规模扩张来维持增长,而不是依赖技术创新来促

  进增长,两化融合改造难度

  较大。

  第三,两化融合管理部门多,缺乏统一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和标准

  体系,两化融合的操作性较差。

  两化融合管理部门多,缺乏统一协调,虽然规定了两化融合的指导

  推进部门是经信局,但是,对两化融合项目的申报、奖励补贴、税收优惠

  的管理归于多个部门,而两化融合项目往往带有综合性,企业不清楚到

  哪个部门办理业务。目前,各个行业领域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

  企业在跨系统、跨平台集成应用时面临很多复杂的技术难题。物联网、云

  计算、企业各类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等都存在标准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还有,由于信息

  资源的共享和接入机制、

  服务和运营模式、平台支持和

  服务能力等不统一,这成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瓶颈。

  第四,缺乏适应两化融合需要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技

  术和人才的支持力不够。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复

  合型的人才。比如工业软件的设计开发,要求开发技术人员既要懂设备和

  工程的操作使用,

  又要懂程序语言,要

  求开发人员具有多学科、多技能和知识储备。目前,潍坊市大多数企业仍

  处在信息化的单项应用上,从设计、管理到制造和销售服务全过程实现信

  息集成运行的企业很少,仅有几个大型企业集团在开展。传统装备制造产

  业中,由于缺乏能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应用大多停留在岗位层次的单机、单项业务,两化融合的效果均不

  理想。

  第五,市场化融资机制缺乏,两化深度融合开展所需资金缺口较

  大,投入风险管理难度较大。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中小企

  业固定资产少,抵押值低,多数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较低,因此,中小企业

  普遍存在两化融合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另外,对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

  投入较大,像固定资产一样,沉淀下来,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长期收回投

  入,所以投入风险较大。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担保和税收抵扣优惠政

  策,中小企业对两融合化投入比较谨慎。潍坊市虽出台一些优惠激励政

  策,

  但与长

  三角、珠三角等国内先进地市优惠幅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3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支持政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

  融合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的一项战略任

  务,而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动力。

  第一,推动企业两化融合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

  研发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改革科

  研管理体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为协调,以两化融合创新示范企

  业为龙头,建立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

  系,为两化融合奠定创新技术基础;通过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高新

  技术成果展示会、公共服务平台、交流会等形式交流两化融合技术成

  果;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用制度鼓励两化融合创新,帮助企业在国

  内外申请专利,减免和补贴相关费用,降低创新研发成本;对于风险较

  高的科技创新项目,建立担保、补偿机制。

  第二,加快两化融合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两

  化融合人才需求。围绕两化融合技术创新,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行业

  协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模式,联合信息化

  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大对科研型院校及相关复合

  型、交叉型专业学科的投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与国内外知

  名的信息技术机构合作,如IBM、思科、浪潮、浙大中控、赛迪等公司合

  作,联合培养技术人才;建立开放式、多层次的两化融合人才引进机制,

  通过物质

  激励和精神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推行首席信息官(

  CIO)

  制度,建立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储备;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孵化器、留学生创

  业基地等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各类技术人才集聚;加强企业家及高级管

  理人才的两化融合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

  第三,增加专项资金,加强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完善融资保障机

  制,加大两化融合技术创新的投入。认真研究和落实国家支持两化深度

  融合发展的财税、金融和投融资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全社会

  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

  险”原则,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

  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和体系。充分协调利用现有的各项专项资金,引导

  企业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协调银行、担保、风投、基金等资金支持

  两化融合项目,为两化融合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第四,加强两化融合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健全两化融合公共服务体

  系,搭建产业信息技术整合平台。信息产业是两化融合的技术基础,

  对各行各业的融合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

  所以需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由政府、

  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软件服务企业

  与中小企业对接,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培训、龙头企业示范等工作,为

  企业的信息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带动本地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各

  行业研发设计、

  生产管理等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

  向中小企业提供信

  息化咨询、诊断、实施、维护服务等,提高应用服务的通用性和针对性。

  

  

篇五: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树人兴业十四载,砥砺奋进百年梦”潭州教育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越发成为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利用新技术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方式改革创新,加速教育行业数字化升级,真正实现为社会培育技术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潭州教育作为国内知名的在线教育机构,自2007年开始进入在线教育行业以来,始终坚持“为全球70亿人提供教育服务的愿景和教书育人”的初心,积极参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的产学研项目,积极与各高校展开人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潭州教育总部多年来,潭州教育是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既是参与者和也是实践者。在推动产学研深

  度融合的过程中,潭州教育坚持“在线教育的未来并不是把课堂搬到线上,而是要借助大数据、AI、5G等数字化技术,融合重塑在线教育新形态,实现线上的个性化、智慧化教育。”为更好地践行科技赋能产学研建设,潭州教育在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积极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与课程资源,通过跨品类教学的在线教育创新模式,利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整合全球教育教学资源,把握市场行业人才需求数据,实行精准化定位,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开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课程共建、师资互聘等领域的新局面。

  为不断推进与高校的产学研项目发展,潭州教育凭借多年积累的在线教育经验,将以“学历+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实现“产学合作、创新创业、促进教改、协同育人”的目标,围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不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潭州教育从业14载以来,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体系、优秀的教学资源以及完善的教学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良性发展,与众多高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并取得优秀的成果。据统计,截至2019年,潭州教育已与全国116所高校成功开展了产学研合作。

  下一个14年,潭州教育将深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培养更多的技能创新型人才,为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篇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产学研深度合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换效率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学研缺乏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通过大学及科研院所、产业、政府之间组织结构性的安排,制度性的设计等机制研究,特别是从利益演化机制的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机理,对促进高校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有着是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

  [作者简介]同勤学(1963-),男,陕西合阳人,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10-0016-03

  在知识日渐重要的全球经济发展中,产学研合作可加强科技、教育、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产学研合作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保持和提高国家、地区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有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造既有产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科技进步与企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有利于迅速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社会,高校必须依靠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可以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迅速提高科研水平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科研课题,迅速完成研发、转化过程,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差距。二是通过锻炼科研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来提升高校的科研竞争力。产学研合作,可以使研发人员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可以使教师走向实践平台,发挥积极作用。三是通过获得经济回报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经济回报,这种回报反哺于科研、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增强了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有利于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不足,研发风险过大,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规避投资风险,吸引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投资结构改善,加快企业技术变革,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科技实力。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能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又能增加企业的科技投入,引导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轨道,增强企业发展的持续后劲。

  二、目前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缺陷分析

  (一)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信息交流机制不畅通。产学研合作各方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主要有三种:高校或企业、科研院所之间通过朋友、亲戚、同学、师生等方面的关系传递信息,建立合作关系;政府或主管部门通过公布科技攻关项目指南,计划招标信息等方式有的放矢组织产学研合作;通过企业产品展览会、科技展览会、高新技术交易会,互通信息,建立合作关系。这些方式对加速科技成果的扩散、传播、转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产、学、研三个系统之间缺乏畅通的信息交流,信息量不大、不广,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生产信息仍掌握在各个系统之中。主要原因是产学研合作的社会信息网络不健全,缺乏稳定的信息集散中枢,各类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的辐射面不宽,市场需求的刺激效应不强,难以形成产学研深度合作所需的信息畅通的良性机制。

  (二)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驱动机制微弱。首先,产学研直接关系着科研单位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一般更愿意科研机构能够开展一些研究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而高校则希望能够开展一些对学术发展有益的科研项目,这就形成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需求不平衡,降低了合作的可能性。其次,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实验成果与科技论文发表上,没有涉及产学研活动内容,使科研人员对产学研活动的开展缺乏主动性。再次,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新产品新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示。最后,从科研院校来看,我国缺乏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对产学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科研院校的利益保障不足,使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产学研深度合作的约束机制不健全。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不高,考核以产值为主要指标等情况的存在,使我国企业的科研创新缺少约束机制,导致了企业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同时,我国《知识产权法》实施不力,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知识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作为科研成果提供方的科研院校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一些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得不到应有惩罚,一些参与项目合作的人员不检点的行为,让研究成果轻易的被卖给第三方,而花费大量投入的科研院校却成为了多余的人,这也让科研院校不愿意开展产学研合作。

  (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存在和发展都与利益驱动力有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和维系产学研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产学研合作各方的目的是各自获取所需的利益。在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中,由于产、学、研合作各方各自处于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领域,因此对待合作利益的分配、各方所持的目标值不同,常常产生矛盾。如科研成果转让过程中的价格问题,合作共建研发实体的各方投资比例与利益分配问题,成果的归属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的问题,相互兼职待遇问题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五)产学研深度合作的调控机制不灵活。政府部门对政绩的追求,使各级领导对更容易出GDP的固定投资感兴趣,政府对固定投资的过分重视,使其忽视了企业科研创新所带来的长远利益,从目前来看,政府缺少科研立项、科研融资、科技成果评价与鉴定以及科技成果转让等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机制,使人们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前期立项与投入上,对于后期成果的转让却没有相应调控,最终导致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过低的局面,没有真正发挥科研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篇七: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建设

  作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处来源:《经营管理者》2020年第04期

  技术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有着很强的支撑引领作用。去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去年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家,截至目前全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109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79家。二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去年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总数达27家,居西部第一。同时,新认定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34家。三是继续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培育工程,引導和促进加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去年新增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32家。

  大力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工作。一是加强已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跟踪管理,鼓励支持市州开展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培育。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造业创新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心建设。目前,全省共认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三是对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标准要求,积极务实推进工业云制造、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020年,技术创新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工作上新台阶。

  加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修订《四川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培育、认定、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强化省级创新中心动态管理。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领域和全省“5+1”产业重点领域,组建、培育、认定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工业云制造、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一是继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规范技术中心管理,力争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二是做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力争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以上。

  持续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培育工作,将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在工业领域中推广与宣传,带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全面提升。联合相关部门收集重点产业的高价值知识产权项目及专利,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专利成果发布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供需对接活动。

  持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加大企业创新政策宣传、落实力度,推动各市(州)开展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计划,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对各地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较上一年度新增部分按照要求给予奖励。

  

  

篇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XX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

  

  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

  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

  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XX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XX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

  

  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20XX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了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华侨经济文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平台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博士等为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汕头市成功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了研究所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4.加强外部联动工作力度,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发展大局。

  

  20XX年11月,学院与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备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1.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支撑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

  

  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的认识不足,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

  

篇九: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产学研深度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张宇红【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简要分析了影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因素,提出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产学研;深度融合;影响因素【作者】张宇红【作者单位】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中国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开展的合作。我国产学研合作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推动型合作,逐步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需求驱动型合作,历经60余年。从1992年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委、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至今,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合作步入市场化轨道。本文在阐述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分

  析了影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因素,提出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1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与现状1.1产学研合作内涵不断扩大狭义的“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的合作;基于我国特色,政府在合作中发挥着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的作用,扩展为“政产学研”合作;为了强调用户在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延伸为“政产学研用”合作;而随着合作模式的拓展和合作方式的多样化,更多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或参与到合作中来,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服”协同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1.2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从早期的政府主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投入到企业,完成某项特定项目研究的松散式合作到企业与科技人员长期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的紧密型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目前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基于具体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如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二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室或注册成立新的企业;三是成立产业技术联盟,如由相关社会团体牵头,成立某个行业或技术领域产业联盟,开展共性技术研发,联盟内资源共享,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四是搭建合作平台,以科技园区、孵化器、技术创新中心等形式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1.3产学研合作效果未达预期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涉及多方主体。多年来,从引导产学研相结合到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再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虽然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但产学研合作效果未达预期,我国1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40%的发达国家水平,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2产学研深度融合影响因素分析2.1起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学研合作先天不足技术创新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是将研发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潜在利益的过程,产学研合作作为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与我国经济体制变迁息息相关。我国产学研合作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横向联系机制,特别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色彩强烈,与企业的合作也是由政府主导,对比以商业化背景为前提的合作,我国产学研合作先天不足。随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主辅地位的更替,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政府干预程度逐步减弱,市场导向性逐步增强,但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管理者向调节者的转变仍未完全实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市场意识不足,从根本上影响产学研深度融合。2.2技术创新项目立项与资金支持方式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长期以来,与和企业合作相比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更倾向于申报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用中央财政资金搞科研,一方面有利于科研人员专心研发、职级晋升,另一方面不用考虑商业因素,风险系数低。但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立项之前普遍缺乏市场调研,没有听取企业的需求建议,研发过程更与企业无关或弱相关,导致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基础理论研究多,应用与实验发展研究少,转化效率低。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部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科易网”,全国及各省行政部门或社会机构搭建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定期举办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等交流会,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并没有明显提高,可见大部分科技成果不是缺乏转化的渠道,而是不符合市场需求,没有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3中介服务机构缺位或能力不足阻碍产学研良性互动

  产学研合作涉及多方主体,同时需要金融、信息、知识产权、评估评价等多方面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作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头等问题就是资金,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覆盖的技术领域还较窄,金融机构的担保融资方式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困难。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不断鼓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但由于缺乏内生动力及对企业、市场的不了解,效果不明显。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多个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由于其并不具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大多限于科技成果信息的汇总和公示、科技成果评价机构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3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3.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通过改革破除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据该方案,科学技术部进行了重组。下一步应尽快制定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在优化机构设置的基础上,简政放权,将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上,充分释放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活力。3.2调整技术创新项目立项与资金支持方式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和企业意见建议,完善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机制;将企业纳入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主体范围;改变技术创新项目资金投入模式,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研发,逐步减少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理顺产学研合作资金链。3.3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设立投资基金,支持知识产权、收益权等质押融资,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和方式;由社会团体牵头,制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标准;强化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转移转化等

  专业机构服务功能;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与企业粘合度,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4结语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产学研合作从产生之初便带有强烈的自身特色,要打破经济与科技“两张皮”,必须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参与度及技术创新投入社会资本占比、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从而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推动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吴继文,王娟茹:中国产学研合作的产生、发展过程和趋势,科技与管理,2002(04):68.[2]郭高凤,胡力静:浅析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技术创新,青年科学,2014-06:50.[3]肖丁丁,朱桂龙: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13,34(1):11-18.

  

  

篇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

  创新改变中国,创新改变世界。指出:“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习中国”今天推出《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系列文章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篇。

  科技创新引领我国的科技成就星光熠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实现创新驱动,需要科技创新继续冲锋陷阵,奋勇向前。“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013年5月,在视察期间,来到位于滨海新区的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观看了该院自主研发产品展示,察看了分析测试中心、药物筛选中心等,详细了解国家创新药重大专项课题研发情况。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8

  ....

  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然而,如今人口红利等优势日趋消失,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必须转变依托人口等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走以科技驱动创新发展的新路。2013年11月4日,在考察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2013年9月30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从全球围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从国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与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提到:“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创新发展,争取主动权。美国强调“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是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力图保持领先优势和对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欧盟提出要建立创新型欧洲,探索欧洲复兴之路。2013年9月30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从全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2013年7月17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

  2/8

  ....

  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政府承当创新服务发动创新驱动“新引擎”需要友好的创新环境。政府要转变政府履行创新职能的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放松管理的手,举好政策的旗,铺好创新的路。“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研发管理”更多面向的是科研单位,更多运用的是管理手段,更多聚焦的是研发环节,更多着力的是组织科研活动;“创新服务”面向的是产学研用、大中小微等各类创新主体,围绕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全链条,采取的主要是服务方式。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美国出台《创新战略》,从国家发展战略上重视创新,从国家发展路径上强化创新;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致力于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联合体;日本2009年就出台《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逐步进入科学技术立国与战略调整阶段;国在2000年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2025年构想》,提出2015年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研究中心的目标。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的超前部署,中国只有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创新驱动战略势在必行,政府创新职能转换刻不容缓,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服务,职能一变,活力立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

  3/8

  ....

  涉与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2013年9月30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要求,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要以转变职能为目标,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驱动需要国家的政策保驾护航。“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14年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强调:“要抓紧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部署,抓紧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再选择一批表达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集中力量、协同攻关。要加快研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方案,研究提出中央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改革方案。要抓紧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要研究在一些省区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几个具有创新示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2013年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

  4/8

  ....

  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是创新主体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能否确立,主导作用能否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驱动战略的成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创新驱动企业先行。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之道,是企业获得长期领先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2015年5月26日,视察位于高新区的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察看产品展示和研发中心,对他们拥有业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表示肯定。指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各类企业都要把创新牢牢抓住,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缺乏创新,没有新技术,很容易在市场不断的洗牌中被淘汰出局。企业要靠创新赢得市场赢得先机。2013年11月25日,来到位于的如意科技集团,听产品介绍、看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得知他们依靠科技创出多个知名纺织服装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成绩显著,予以肯定。他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产业。要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

  5/8

  ....

  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全球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需要有成熟、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健全、合理的法律法规和良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

  人才是创新根基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从长期看,经济发展取决于人的智力和技术。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舒尔茨教授说:“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富贫瘠或者资本存量的多寡。”因此,要优化创新生态,牢牢抓住“人”这一创新根本,使科技人员在创新中更好受益,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生动力。“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创新是人才固有的禀赋。要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指出:“人才强国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容,创新驱动战略以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当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

  6/8

  ....

  功夫。要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在市调研时强调:“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努力多出创新成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

  开发运用人才资源,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保障科研人员的合理权益,调动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企业家、技能型人才和大众创新创业者等各类人才积极性,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2013年9月30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爱国奉献、勇于超越是滋养科研发展进步的养分。要鼓励人才爱国家、讲奉献、敢为天下先,全力发挥创新才能,在为国奉献中实现创新价值。强调:“具

  7/8

  ....

  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土壤、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成果。发展不止,创新不止。新时代、新社会、新目标需要新思想、新科技、新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铺开金光大道,创新驱动正在满血发力。

  8/8

  

  

篇十一: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附三:

  湖北省企业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增进经济平稳较快进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优势服务经济进展的支撑作用,成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咱们将在全省实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平台专项计划,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使我省科技资源优势与企业进展的深度结合,其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方面的作用。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以科技面向产业进展为根本导向,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推动应用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充分对接,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建设以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尽力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进展目标与重点任务(一)进展目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我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市场竞争

  能力。——增强高校、科研院所服务经济社会进展的能力,推

  动湖北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重点任务一、面向重点行业或优势领域中的龙头骨干企业,吸引

  高校、科研单位参与,成立5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其建设成拥有省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实验的专业人材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配套实验条件,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进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支持企业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功效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增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培育并聚集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化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增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功效的成熟度、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带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湖北提供技术支撑。

  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50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带动一批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的成立。鼓励我省创新意识较强但自身研发实力较薄弱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合作成立的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创新合作,承接科技功效转化,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为企业开发新

  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培育技术人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能力。

  3、面向大中型企业组建20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以我省经济和社会进展需求为导向,对准行业和产业高技术前沿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培育、聚集高层次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材;开展和参与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增强行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扩散和技术储蓄等。

  三、整体框架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整体框架归纳为“一个核心、三个支撑”。即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等三个支撑载体。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具体由管理与运行、产学研创新载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和配套体系三大板块组成。

  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管理与运行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领导小组(办

  计划处

  公室)

  成果处

  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载体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化研究—推动行业技术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合作—培养人才

  ……

  企业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交流与储

  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配套体系

  科技

  政策

  资金

  人才

  支撑

  支撑

  支撑

  支撑

  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管理运行机制

  (一)构建政府计划引导和政策鼓励的增进机制

  一、成立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为企业技

  术创新平台的计划和进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

  二、出台相关政策,形成增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企

  业技术创新平台迅速进展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3、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管

  理,并在运行经费资助和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支

  持。

  (二)成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推动机制

  一、依照责任与风险共担、功效与利益共享的原则,

  以产权为纽带,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联

  合创新机制,加大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开发、人材

  培育和功效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二、强化企业家和科学家在企业创新进展、推动技

  术进步等方面的认同。

  五、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撑办法一、增强工作指导。发布和实施平台建设方案。协助各平台制定有关进展方向、计划计划,协调成员单位及相关合作单位间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制定进度计划,引导技术创新平台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框架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通过面向相关行业、企业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合同),慢慢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制定和发布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指南,精心组织好项目申报、评审,启动平台建设方案的实施。二、强化部门联动。省科技厅将增强与省财政厅、省经委、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和与高新区、市(州)科技局的联动,在资金投入、技术攻关、学科建设、人材培育和设备配置等方面形成联合支持的态势。3、继续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该专项每一年安排专门经费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的组建、认定。技术创新平台专项将整合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部份资金,3-5年累计投入1亿元用于创新平台建设。4、增强配套支持。优选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向科技部推荐升级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支持省级技术创新平台项目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先推荐省级技术

  创新平台依托单位申报各类科技计划;优先推荐省级技术创新平台产生的功效申报科技奖励;对创新平台面向企业开放共享给予必然的补助。

  五、落实税收鼓励政策。企业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平台从事研发的投入视同为技术创新投入,在税前按1:扣除,列入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创新平台可取得省科技厅相应的后补助。

  六、加速人材培育。成立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企业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培育企业创新人材,成立人材培育基地。增进技术创新平台成立开放、流动的机制,吸引和接纳国内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功效来实现功效转化,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实验。支持创新平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六、具体要求技术创新平台依照不同的类别别离实行组建制和认定制,具体要求如下:(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工程中心采用认定制,认定大体要求为:一、依托单位必需是湖北省内注册的各行业和领域内的骨干、龙头企业,已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重点面向省创新型建设试点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年销售收

  入不低于1亿元,研究开发经费不低于上年销售收入的5%,新产品销售收入不低于销售总额的20%。

  二、在我省优先进展的技术领域内具有雄厚的科研与开发实力,在国内有必然影响,承担并超卓地完成了国家或湖北省各项重点科技任务,拥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研究和设计基础,开展了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功效转化、产业化工作。

  3、与本技术领域内水平较高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成立了2年以上稳固的合作关系,具有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硕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拥有研发能力较强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团队,高校或科研院所已有效在该企业进行了技术转移,并对企业进展已产生了较大效果。

  4、大体具有了工程技术实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腕和工艺设备,具有承担综合性工程技术实验任务的能力。

  五、企业已组建研发中心且已正常运行一年以上,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采用认定制,认定大体要求为:一、依托单位是湖北省内注册的创新型建设试点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或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企业。二、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已进行了2年以上的稳固合

  作,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已成立一年以上,由企业提供研发中心运行经费。

  3、中心已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按照企业的技术需求,研究开发了系列科技功效,并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功效进行了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了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已成为企业的技术依托。

  (三)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采用组建制,申报条件为:1.实验室依托单位须为在湖北省境内注册的内资企业,或内资控股的民族品牌合伙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市场占有率大,销售收入一般在2亿元以上。2.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符合湖北省国民经济中长期进展的需要,近、中期的目标明确。实验室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过省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不包括政策引导类等其他项目)。3.实验室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和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学术思想活跃,研究风气浓厚,学风正派。4、实验室具有必然规模的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五、依托单位能够稳固地保证明验室持续开展研发工作的相应经费、基础设施、后勤保障等配套条件。

  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立项后,依托单位每一年必需将平台进展情形上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不按期对平台进行检查。每三年对技术创新平台复审一次,到期未复审或复审未通过的,其平台的资质自动失效。

  

  

篇十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062006202020202020年提出提出提出建设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建设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建设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产学研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促进科研机构之间促进科研机构之间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2010202020202020年强调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强调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强调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形成协调合作的有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因此,亟需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字:协同创新

  高校

  第一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

  -1-

  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Sloan'sCenterforCollective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者、企业生产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荣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更加密切;在国际科技形式上,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

  第二章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

  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

  -2-

  要基地、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具有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以及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仍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进行。因此,在借鉴“研学”协同的柏林大学、“产学研”协同的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政府主导下,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不断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合作新模式,通过开放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开发、应用人才队伍培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些纲领性文件都为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没有高校与企业、用户、科研机构、政府等的合作,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难以构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同产

  -3-

  业发展相衔接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

  第三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

  近年来,高校逐步开展了协同创新工作。设立了学科交叉研究专项,培育新兴研究领域,组建跨学科团队,建立共享研究平台等,在校外参与地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与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建研发基地,与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申报科技研究项目,整合校内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有效地推动了合作研究及其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协同创新的广泛化、密切化、深入化。第一、各有所长,不愿协同。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单位、各个人员都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些单位、这些人员一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都是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很难把他们组织和聚合起来。第二、利益失衡,不想协同。科学原理、中试成果、企业最终产品之间的利益分割问题是目前制约协同创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调动科学家参与协同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机制,使得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和分歧。第三、思想各异,不好协同。参与协同创新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利益诉求存在天然差异;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单位追求的目标也并不相同,高校需要产出科研成果,企业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地方政

  -4-

  府需要GDP增长。第四、各自为政,难以协同。各个单位之间存在条块分割。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单位属于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部门甚至归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而且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关系、工资关系、人事关系等都在各自为政的条条块块之内,这使得协调创新中的协调组织工作艰难。

  第四章高效协同创新的一些建议

  第一、多方联合。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在许多学科方向上,已汇聚了创新队伍,搭建了一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联合国内外有关高校、政府部门、有关行业企业,以实质性协同为基础,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为主攻方向,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为重点,探索科技资源高效共享机制。第二、行业协同联盟。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共享研究资源和平台,共建科技创新及研发基地。对于一些企业集中度很高的行业,比如石油、铁道等行业,要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模式。对于虽有一定规模,但集中度相对不太高的行业,比如钢铁行业,高校就有可能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发挥更大一些的作用,第三、校地合作。高校应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发挥优势,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积极融入国家

  -5-

  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打破学科界限,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重大问题提高服务。第四,加强深度融合。发挥高校的特色与优势,联合省内外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就相关问题、困境,共同商讨,共同解决,力争突破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不断加强融合。

  第五章高效协同创新的前景

  综观国内外协同创新经验,协同创新的根本在于利益协调,政府和产学研用各方都必须确认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并辅以一定风险投资机制。我国2020年的科技和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对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推进产学研用结合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为高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指明了具体方向。

  -6-

  

  

篇十三: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配套体系科技支撑政策支撑人才支撑资金支撑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载体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合作培养人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化研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聚集人才企业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交流与储备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管理与运行体系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领导小组办公室成果处计划处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管理运行机制一构建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的促进机制1成立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

  附三:

  湖北省企业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增进经济平稳较快进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优势服务经济进展的支撑作用,成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咱们将在全省实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平台专项计划,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使我省科技资源优势与企业进展的深度结合,其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方面的作用。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以科技面向产业进展为根本导向,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推动应用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充分对接,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建设以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尽力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进展目标与重点任务(一)进展目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我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市场竞争

  能力。——增强高校、科研院所服务经济社会进展的能力,推

  动湖北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重点任务一、面向重点行业或优势领域中的龙头骨干企业,吸引

  高校、科研单位参与,成立5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其建设成拥有省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实验的专业人材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配套实验条件,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进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支持企业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功效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增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培育并聚集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化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增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功效的成熟度、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带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湖北提供技术支撑。

  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50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带动一批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的成立。鼓励我省创新意识较强但自身研发实力较薄弱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合作成立的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创新合作,承接科技功效转化,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为企业开发新

  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培育技术人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能力。

  3、面向大中型企业组建20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以我省经济和社会进展需求为导向,对准行业和产业高技术前沿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培育、聚集高层次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材;开展和参与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增强行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扩散和技术储蓄等。

  三、整体框架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整体框架归纳为“一个核心、三个支撑”。即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等三个支撑载体。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具体由管理与运行、产学研创新载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和配套体系三大板块组成。

  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管理与运行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领导小组(办

  计划处

  公室)

  成果处

  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载体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化研究—推动行业技术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合作—培养人才

  ……

  企业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交流与储

  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配套体系

  科技

  政策

  资金

  人才

  支撑

  支撑

  支撑

  支撑

  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管理运行机制

  (一)构建政府计划引导和政策鼓励的增进机制

  一、成立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为企业技

  术创新平台的计划和进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

  二、出台相关政策,形成增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企

  业技术创新平台迅速进展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3、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管

  理,并在运行经费资助和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支

  持。

  (二)成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推动机制

  一、依照责任与风险共担、功效与利益共享的原则,

  以产权为纽带,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联

  合创新机制,加大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开发、人材

  培育和功效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二、强化企业家和科学家在企业创新进展、推动技

  术进步等方面的认同。

  五、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撑办法一、增强工作指导。发布和实施平台建设方案。协助各平台制定有关进展方向、计划计划,协调成员单位及相关合作单位间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制定进度计划,引导技术创新平台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框架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通过面向相关行业、企业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合同),慢慢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制定和发布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指南,精心组织好项目申报、评审,启动平台建设方案的实施。二、强化部门联动。省科技厅将增强与省财政厅、省经委、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和与高新区、市(州)科技局的联动,在资金投入、技术攻关、学科建设、人材培育和设备配置等方面形成联合支持的态势。3、继续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该专项每一年安排专门经费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的组建、认定。技术创新平台专项将整合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部份资金,3-5年累计投入1亿元用于创新平台建设。4、增强配套支持。优选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向科技部推荐升级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支持省级技术创新平台项目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先推荐省级技术

  创新平台依托单位申报各类科技计划;优先推荐省级技术创新平台产生的功效申报科技奖励;对创新平台面向企业开放共享给予必然的补助。

  五、落实税收鼓励政策。企业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平台从事研发的投入视同为技术创新投入,在税前按1:扣除,列入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创新平台可取得省科技厅相应的后补助。

  六、加速人材培育。成立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企业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培育企业创新人材,成立人材培育基地。增进技术创新平台成立开放、流动的机制,吸引和接纳国内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功效来实现功效转化,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实验。支持创新平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六、具体要求技术创新平台依照不同的类别别离实行组建制和认定制,具体要求如下:(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工程中心采用认定制,认定大体要求为:一、依托单位必需是湖北省内注册的各行业和领域内的骨干、龙头企业,已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重点面向省创新型建设试点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年销售收

  入不低于1亿元,研究开发经费不低于上年销售收入的5%,新产品销售收入不低于销售总额的20%。

  二、在我省优先进展的技术领域内具有雄厚的科研与开发实力,在国内有必然影响,承担并超卓地完成了国家或湖北省各项重点科技任务,拥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研究和设计基础,开展了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功效转化、产业化工作。

  3、与本技术领域内水平较高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成立了2年以上稳固的合作关系,具有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硕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拥有研发能力较强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团队,高校或科研院所已有效在该企业进行了技术转移,并对企业进展已产生了较大效果。

  4、大体具有了工程技术实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腕和工艺设备,具有承担综合性工程技术实验任务的能力。

  五、企业已组建研发中心且已正常运行一年以上,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采用认定制,认定大体要求为:一、依托单位是湖北省内注册的创新型建设试点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或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企业。二、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已进行了2年以上的稳固合

  作,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已成立一年以上,由企业提供研发中心运行经费。

  3、中心已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按照企业的技术需求,研究开发了系列科技功效,并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功效进行了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了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已成为企业的技术依托。

  (三)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采用组建制,申报条件为:1.实验室依托单位须为在湖北省境内注册的内资企业,或内资控股的民族品牌合伙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市场占有率大,销售收入一般在2亿元以上。2.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符合湖北省国民经济中长期进展的需要,近、中期的目标明确。实验室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过省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不包括政策引导类等其他项目)。3.实验室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和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学术思想活跃,研究风气浓厚,学风正派。4、实验室具有必然规模的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五、依托单位能够稳固地保证明验室持续开展研发工作的相应经费、基础设施、后勤保障等配套条件。

  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立项后,依托单位每一年必需将平台进展情形上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不按期对平台进行检查。每三年对技术创新平台复审一次,到期未复审或复审未通过的,其平台的资质自动失效。

  

  

篇十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教育生态研究一书针对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研究的适切性创新性不足以及评估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反馈机制与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标准的动态性增值性不足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的关联性不强科研向教学转化指标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的六维模型形成了理论标准方法模式机制文化大学科研创新评价模型及相互关联自主问责自适应的网络机制在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生产转化等指标的基础上突出了科研向教学及学科建设转化的指标8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以评价为导向,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作者:王玉秋邢占军来源:《科学与管理》2018年第03期

  摘要:针对我国大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相冲突”以及“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相分离”等问题,在对我国大学教育各要素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一是通过评价改革促进科研向学科建设和生产转化;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通过建立“第三方”知识咨询与服务,形成网络机制。将理性与善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变低效为高效,变无价值为有价值,变冲突为共生共荣。关键词:科研评价;产学研融合;教育生态;学科建设;咨询服务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8.03.0020引言2016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以学科为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度。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进一步要求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学科建设入手,提高高校治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是高校健康发展的正道。然而,我国大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着科研与教学及社会服务相分离的问题。科研、课程、学科、教学生态理念欠缺。本文结合作者的《教育生态研究》(王玉秋,2017)一书就我国大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相冲突等问题进行总结提炼,进一步理顺思路,夯实理论基础,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1理论及政策依据1.1科学哲学基础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科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系统阐明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科学范式、科学革命、科学伦理等价值与标准问题,以及实证论、证伪论、建构主义、后实证论等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问题。科研评价和学科建设首先要明确其科学价值基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周仕东(2008)指出,科学教育要“在坚持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重视科学哲学这个重要理论基础对科学探究教学的指导作用。针对理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四个核心要素: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并指出基于实验的科学探究、基于史实的科学探究和STS课题探究是反映和体现理科教学‘科学’属性的三种重要和典型的科学探究教学活动”[1]。劳丹则提出了目标、方法和理论三者相互协调的“网状结构”[2]。1.2科学史基础将大学科研评价和学科建设建立在科学史学基础上,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了解科学发展的脉络及趋势,提高科研评价与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同时也为科研向学科与教学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习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不仅对科学研究与科研评价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对师生理解课程与学科知识的逻辑与选择标准,有效开展学科教学也有着重要基础价值,这样更容易在科研与教学之间找到契合点与转化契机。魏冰(1999)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中指出,科学教育要渗透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家的思想品质和追求,了解历史上的重大科学事件,理解科学的本质、方法以及科学事业的性质、科学组织、科学伦理等内容[3]。1.3生态学基础将大学科研评价及学科建设建立在生态理念基础上。邢永富(1997)指出,“未来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构建它的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等,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并积极解决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与身外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4]。潘金林,龚放(2010)在“走向多元学术:博耶的学术生态观及其实践意义”一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学术生态观,即大学学术应该包含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这种学术生态观有利于促进大学教与学的学术文化的形成、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的变革、本科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以及博士生教育内涵的拓展[5]。刘为浒等(2016)在“营建大学科研生态,提升本科教育品质”一文中指出,营建“大学科研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涵养人才的作用。着重从注重科研愿景教育、召开Freshmanseminar、加强课题梯队建设、改善目标考评制度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科研生态”的建设和运行机制[6]。童锋,夏泉(2016)在“基石、灵魂与肌体:中国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框架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中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构成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基本要素:大学外部的制度环境、大学理念、大学内部的正式制度。其中制度环境是基石,大学理念是灵魂,正式制度是肌体。进而实现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良性互动。在一个良性互动的大学科研发展生态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是作为理念、文化与制度的“学术自由”[7]。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教育生态研究》一书针对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研究的适切性、创新性不足以及评估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反馈机制与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标准的动态性、增值性不足,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的关联性不强,科研向教学转化指标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的六维模型,形成了‘理论—标准—方法—模式—机制—文化’大学科研创新评价模型及相互关联、自主问责、自适应的网络机制,在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生产转化等指标的基础上突出了科研向教学及学科建设转化的指标”[8]。1.4“结构洞”理论1992年博特提出的结构洞理论研究怎样的网络结构能够带给行动主体更多的利益和回报。结构洞是针对“第三方”而言的,在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沟通的两个主体之间“第三方”可以起到搭桥作用。个人在网络的位置决定了个人的信息、资源与权力。本研究强调了“第三方代理”和非正式组织、无形学院、学习社区在知识生产与转化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大学教师咨询顾问角色转换及其专业要求。克兰(1972)指出,“无形学院”通过交流网络加强科学家之间的联系,这些非正式沟通对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作用是几何级数递增的。拉图尔(1987)提出科学家社会联盟、资源及社会网络概念以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胡赤弟(2013)指出,“要促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知识流动,可以构建组织化治理机制,通过模糊组织边界,形成协调管理、交流融合、利益共享的治理机制;通过建立拓展性组织体,形成需求导向、平台管理、资源整合的治理机制;通过构建创业创新文化,形成创新精神为核心、创业文化为载体、学术与产业文化融合的治理机制”[9]。大数据带来了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也使得教育更具有广泛参与性、交互性和一体化等特征。学者之间的互动加强,知识传播与扩散速度加快,社会网络关系形成。1.5政策依据大学科研评价与学科建设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国家有关政策,例如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都可以作为科研与教学管理评价指标建设的参照。2研究路径与方法2.1研究路径通过文献研究,进一步明确问题,确立研究思路,大学科研评价要在价值、伦理、标准、政策基础上,结合科学史的发展脉络及科学计量、文献计量、个案研究等方法,全面地对科研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成果和科研过程进行评价,加强科研与实践的互动;另外,要发挥“第三方”咨询顾问作用,强调良性生态建设,加强科研向生产和教学的转化,形成网络机制。具体路径如下:2.2研究方法2.2.1文献研究法一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著作和重要科研数据库,把握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找出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比较已有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并从中寻找证据支持。例如有关大学科研生态评价的文献研究表明,从国内外研究趋势看,2008年后国际的科研评估突出以卓越科研为支点的绩效评价框架,将评价置于历史语境中,加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的网络机制,以卓越科研推动科学和社会发展;我国学者也注重将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都纳入到科研评价内容中,并且重视科研梯队建设以及科研氛围的营造,重视大学的科研环境、文化、理念以及评价制度整体的优化[10]。田鹏(2017)研究指出“中国材料学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商业化前景并不乐观。材料科学新成果及其应用对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新材料还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13亿人口的住房、就业和交通问题”[11];依据《全球创新指数报告》(R.2017),我国尽管引文H指数排名第14,但由于过度强调高层次学术论文发表,而在线知识供给、文化产业方面相对滞后,知识经济没有形成气候。2.2.2文献计量法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例如,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某一学科领域顶尖人才的分布情况以及科研团队、科研产出情况等。通过文献计量洞察科研创新的时空关系、知识涌现、创新景气以及生命周期等规律,进而更好地发现人才,资助机构,激励创新与扩散。根据中国知网“科研生态”文献可视化分析,其关键词主要集中在生态位、科研能力、科研环境、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等内容(图2),这为我们深化研究提供了线索。2.2.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从中发现问题,了解趋势,掌握证据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利用问卷星进行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现状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对教师科研积极性影响最大的依次是科研经费管理、教学工作量、没有科研团队;从事科研的主要动机是完成岗位职责和评职称,其次是个人兴趣爱好;科研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术发表困难、获得经费资助、科研条件得不到保障;学校科研评价主要关注的是个人的科研评价;大家对科研评价的公平、公正性的满意度不高,只占总数的26%,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了将近40%[12]。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2.4数据挖掘与知识计量法主要基于智能、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等技术自动化地分析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招生情况与生态分析,从纵向上可以反映高校招生的数量与质量变动情况,包括研究性大学、普通高校以及职业院校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招生变化的情况,从中可以洞察学校办学质量、学校声望以及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状况,也可以从生态视角预测与控制学生生态与学科生态情况。从横向上可以反映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在不同专业招生的变化情况,反映各校优势领域、办学特色以及社会需求状况。3对策与建议3.1建立科研评价生态模式及网络机制基于价值、伦理、标准提出了以评价为导向的大学科研、学科、育人、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大学科研评价生态模式及网络机制。改革目前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使课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生态网络机制;建立咨询服务平台,通过大学衍生企业、代理机构以及培训机构,加强大学与中小学、企业、政府的联系(图3)。3.2加强大数据驱动的教育生态评估重视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在教育决策及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教育中的数据挖掘强调收集、处理各类教育数据,同时关注如何从数据中洞察教育现象和规律,发现问题,寻找新的解决路径,进而在数据中实现教育的增值模式。3.3加强教育实证研究利用问卷星等新技术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了解课程与专业设置、就业状况、学生学习与创新困境、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量、学习成本等,为改革提供证据;同时结合大数据背景与智慧教学条件,将网络调查与课堂观察相结合,以期更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现状。3.4加强个案研究通过个案研究及时总结和挖掘典型案例,从中发现可以借鉴的做法或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工作中的改进和创新。《教育生态研究》依据科学哲学及生态理念反思大学学科演化生成逻辑,关注学科内外生成逻辑、关键接点和网络机制。提出了“大学教师的学科能力及其提升路径”、“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多维融合模式”及设计模型。加强方法论教育,注重师生思维方式训练,并用以指导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提供了“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大学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大学科研评价”以及“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指标体系”五个案例,使得前后理论、方法与目标、实施系统化。结合新技术背景、产业结构以及就业能力、核心素养对课程结构与专业设置进行合理性论证与建构,提出了大数据支持下的专业分析和学生分析路径。将理性与善、积极思维、双赢、“一元论”、整合观及网络机制渗透到了课程与教学中去。今后需继续深化科研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融合的研究及实施,拓展与大学、中小学、政府及产业的联系渠道,加强知识供给侧创新驱动与需要拉动的结合,形成高效能的知识创新与传播应用网络机制。参考文献:[1]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2]曾点.从“科学研究纲领”到“科学研究传统”——劳丹的非本质主义哲学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22-26.[3]魏冰.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J].比较教育研究,1999(3):53-55.[4]邢永富.世界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与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70-77.[5]潘金林,龚放.走向多元学术:博耶的学术生态观及其实践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16-19.[6]刘为浒,金梅,周永音.营建大学科研生态提升本科教育品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6):7-9.[7]童锋,夏泉.基石、灵魂与肌体:中国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框架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6(23):126-129.[8]王玉秋.教育生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91[9]胡赤弟,黄志兵.知识形态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化治理[J].教育研究,2013(1):76-83.[10]王玉秋.教育生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97.[11]PengTian.China'sblue-chipfuture[J].NatureIndex2017China,2017(S5):54-57.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2]王玉秋.教育生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82-291.(编辑:姚英)StrengtheningtheIntegrationof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byEvaluatingReformWANGYuqiu1,XINGZhanjun2(1.CollegeofEducation,LinyiUniversity,Linyi276005,China;2.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Thereexistvariousconflictsbetweenresearch,teachingandsocialservices,aswellastheinstrumentalandhumanisticvalue.Toresolvetheseproblems,thisstudyputforwardssomepracticalmeasuresbasedonsystematicstudyoftheuniversityelements.Firstly,toenhancetheconversionfromresearchtodisciplinaryandresourcesconstruction;Secondly,toreformtheteachingmodethroughtheplatformconstruction;Thirdly,toformthenetworkmechanismthroughthe"thirdagent"ofknowledgeservice.Throughthesereformswecanintegraterationalitywithgoodness,sciencewithhumanities,andtochangeoureducationfrompassivetoactiveways,frominefficiencytoefficiency,fromless-valuetovalueadded,fromconflictstosystematicmechanism.Keywords:researchevaluation;integrationofresearchandeducation;educationecosystem;consultingservice

  

  

篇十五: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p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p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22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

  

  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p如下:

  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

  

  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

  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22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22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2022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了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华侨经济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平台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博士等为

  

  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汕头市成功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了研究所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

  4.加强外部联动工作力度,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发展大局。2022年11月,学院与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备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经济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p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

  

  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1.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支撑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的认识不足,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

  

  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

  2.学院在技术供给中的制度引导问题由于科研评价体制以及发展思路的局限,长期以来学院在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额、发表论数、参与者学术地位、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结果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之下,学院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为有限,常常难以实现产业化,与作为应用型的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相去甚远。与此相对应而形成的学术价值取向,一方面使部分教师漠视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客观上也限制了高校教师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尽管学院重视科研的前期工作如项目申报以及给予相关研究以较大力度的资金配套支持等,但对科技成果鉴定以后的产业化则重视不够,缺乏与企业开展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以上问题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脱节。对于学院当下的科研现状而言,在成果无法跟踪或者领先国际水平的同时,放弃掉对市场实际情况(如消费者的素质、具备的仪器条件等)的分

  

  析^p与了解,这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无法发挥,科技研发与区域经济脱节,阻碍了产学研合作。

  3.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问题政府主导的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与学院内部无法形成相应的有效对接,目前学院内部的管理机构不具备信息服务的提供、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业务服务能力,基本不能支撑产学研的工作。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无法应对产学研融合工作的繁重内容,因为专职人员的缺位,导致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当下产学研工作需求,特别是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从外部环境看,则存在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一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国家及省、市提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方向,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还未见出台。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络不畅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府资配置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学院内部现有的科研力量,做进一步的资整合工作,加大对科研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本科应用型大学形成错位发展,凝练自身的科技创新特点,加快融入汕头市的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1.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多方共赢为原则,以中小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参与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

  2.实行“走出去”的积极战略。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科技项目,积极引进企业与学院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引入企业行业以及政府资金参与培育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项目开发,实现资本与成果以及资与技术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二级单位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与政府企业合作,实行校企挂钩,实现优势互补,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

  3.完善产学研合作载体。深入谋划,对接产业需求,以资倾向和政策扶持支持院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出台配套政策激励科研平台就自身的专业积累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模式,主动对接高新区、广以产业园区等产学研基地,以

  

  园区需求来指导科研平台建设,探索将科研机构建到企业生产线上的办法。

  4.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协会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信息资和科技供求信息,对接汕头市产学研工作,建立合作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信息人才交流预备库等基础数据库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信息与学院创新资信息的共享。

  5.探索搭建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争取学院的政策、人才以及财政支持,配置专门的产学研以及技术转化机构,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虚拟市场、上市场等形式,拓展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发布、成果评估、价值认定、产权转让、融资担保等服务,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活跃技术成果市场交易,构建高效便捷的技术产权转移通道。

  

  

  

篇十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产学研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为例

  摘要: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开展的主流,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普遍性、稳定性、深入性依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实施校企合作工程却彰显了示范作用,本文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骨干院校建设进程中校企合作实践案例、进程为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直接对接企业,以订单培养形式基于行业开展对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措施,校企合作实现了由紧密型转向深度融合。关键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设案例;问题建议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1年,形成适应开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表达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10月17日-19日在江苏泰州召开创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21年年会,此次年会目的在于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开展,展示、交流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深入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融合、共赢模式已成为开展主流。一、校企合作进程案例分析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充分利用部市共建及与行业企业多年良好的合作条件,进一步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规模,优化合作内涵。探索建立以部市共建为根底,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依托,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机制体制。真正到达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共建学校的紧密型、深度合作体制机制,推动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学校、企业共建“新校区产学园区〞,引入知名企业驻园共建“校中厂〞,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促进校企紧密型合作的可持续开展。1.具体建设目标及思路(1)校企合作体制改革。依托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共建优势,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那么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在3年建设期内,引进接纳100家以上知名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进程如下:2004年:推进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印刷包装、出版传播、艺术动漫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吸纳到50家企业参加理事会。2021年: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增加25家企业参加理事会;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各重点建设专业分别与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2004年:理事会进一步吸纳不少于25家企业,有效统筹各方资源,完善理事会各项制度,促进其高效运转。〔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①对接产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开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校企〔高档印刷品生产企业〕合作工作站,校企〔图文制作、广告公司等企业〕合作工作站。100%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其中85%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②成立由校企专家参与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企业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视野下,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组建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创意工程研发平台等。2021年:筹备组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2021年:运行工程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2021年:搭建校企

  创意研发平台及职业资格培训平台,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二、阻碍校企合作开展多重障碍1.政府法律缺位、制度缺失目前我国尚缺乏明确、具体、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政府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引导、标准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独立或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开展的必然选择。〔1〕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滞后。虽然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教育部门,都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开展实践,但还没有对校企合作体系进行很好的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首先,没有出台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奖惩机制,缺乏对校企合作中企业权责划分的立法,尤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缺乏,很多工程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其次,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与协调管理机构,没有政府的统筹,高职院校各自行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没有实现区域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校企合作法制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依靠情感来维系的状态,形式凌乱,结、构松散,合作主体间的职责、权力、义务等界定不清,政府主导作用认识缺乏,制度建设滞后于校企合作的实际需要,导致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职责不清、权力不明、义务不尽等现象产生,严重影响校企合作成效。〔2〕经费支持缺乏。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资源,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各类评奖活动等,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这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十分不利。2.校企双方合作观念、利益存在冲突〔1〕观念未整合。学校、企业分属不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相对独立和封闭,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动、技术研发、文化融合诸多方面存在如何构建协同机制的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有效运行和深入推进。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要么就是被动地捐资助学,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学校效劳企业意识不强,学校的公益性目标和企业的营利性目标之间存在差异,而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式化现象突出。而在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突出问题,过多强调了学校管理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中无利可图,导致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管理上缺乏全过程的良性互动。〔2〕企业利益受损。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性不高,无法根本解决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岗位经验积累环节,校企合作难于深入落到实处。企业出于生存和开展的需要,追求生产利润最大化多被视为“重中之重〞,在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上,缺乏长期战略开展规划,眼前利益至上现象较为普遍。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阻力,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本钱,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企业缺乏校企合作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合作平台从运作平台看,当前,校企合作精彩纷呈,但更大程度是形式上的某种创新,在具体软、硬件建设缺少实质性的载体创新,大局部校企合作未能建成有效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实施平台。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下的标准运行,缺乏将校企有机联系起来的运作方式。应该说,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各地也探索出了“订单班〞、半工半读、前校后厂、职教集团等有效的运

  

篇十七: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池本军【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18-20)【作者】池本军【作者单位】马鞍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大力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条,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技投入方面,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43.6亿元,占GDP比重达2.51%,居全省第3位。成果创造方面,2017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64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件;2018年1—9月,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39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31件,均居全省第3位。成果转化方面,2017年全市技术交易额12.25亿元,截至2018年10月份完成9.37亿元,均居全省第4位。产业培育方面,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48家,居全省第3位。2018年以来,马鞍山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近三年开展产学研活动876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939项。

  一、健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体系,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驱动力1.出台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先后制定印发《马鞍山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政策》《马鞍山市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马鞍山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管理办法》《马鞍山市专利资助办法(暂行)》《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形成了“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引导扶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机构,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如:对引进的高水平研发机构,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对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给予新增研发仪器设备最高1500万元资助;对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成立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等。2018年首批共796个项目兑现市科技创新政策,兑现扶持资金8837.17万元,组织147个项目申报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创新政策,申请兑现资金3807.2万元。2.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财政科技资金重点投向产学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综合运用“拨、投、贷、补、奖、买”等手段,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投入方式由原先单一的“事后”补助向“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结合转变。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等政策,做好事前引导。对处于技术攻关期和突破期的企业,积极帮助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做好事中支持。对已经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的企业、项目等,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做好事后奖补。3.健全完善投入机制探索建立财政引导、多方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设立6000万元的市创业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天使投资子基金。通过保费补助、贷款利息和评估费补助等方式,大力推进科技保险与专利权质押贷款,2018年共

  12家企业投保科技保险,保额达6.16亿元,6家企业申请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7600万元。二、搭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载体平台,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力1.大力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积极招引大院大所。市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市校合作关系。市政府及县区先后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5项、各类研发专项11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市科技局与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签订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协议,继续开展深度合作。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与中科院过程所签订协议共建中科战略新材料科技园及创新平台,已促成2个重大创新项目在马鞍山落地。近期,正积极对接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轻量化研究院,目前已凝练出全市产业发展共性技术需求及重点企业技术需求9项、重点技改需求24项。2.积极组建研发平台依托马钢、华菱、安徽国星、中冶华天等重点企业,新建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全市共有各类研发平台682个,其中国家级14个,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先后组建了安徽工业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和县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南京大学(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南航(马鞍山)智能装备研究院等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了县区、开发园区全覆盖。3.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与马鞍山市企业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借助外脑助推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先后组建“高性能建筑用钢”“冶金矿产资源

  高效开发利用”2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机床刃模具产业、LED产业、磁性材料、冶金及矿山装备再制造等7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全市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借力区域创新合作参与起草《南京都市圈科技专委会合作框架协议(2018—2020)》,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创新协同发展。对接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立战略合作,谋划在马鞍山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分中心、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等。目前,全市企业正在与南京市高校院所及企业开展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共90余项。三、培育壮大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主体,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吸纳力1.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引导企业依托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借力登高”,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81家企业通过高企认定省级评审,75家重新认定的高企全部通过省级评审,预计净增高企61家。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2018年,4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国家科技部备案。切实做好政策兑现工作,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排忧减负。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约2.56亿元,143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优惠4.39亿元。

  2.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小巨人”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承接、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以来,全市已累计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实施了一批产学研项目。2018年上半年通过验收的首批3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42.77亿元,较2015年年均增长29.04%,3年培育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86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目前有78家企业经部门联合初审,进入2018年度科技“小巨人”的评审。

  3.实施“诗城英才”计划注重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为政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智力支撑。2018年,马鞍山出台了《关于聚力打造人才高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诗城英才”计划,推进“龙马”“骏马”“驿马”工程和本土人才培养“1221”工程、人才能力提升工程。2018年新组建院士工作站3家,累计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5家,柔性引进院士21名。累计招引培育44个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84人,扶持资金累计1.68亿元,其中8个团队入围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018年又有28个团队申报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已完成评审并推荐了16个团队进入江东控股遴选程序,将择优扶持。四、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良好生态,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合力1.对接活动有声有色以化解企业发展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活动。2018年,与清华大学共同举办2018清华大学(马鞍山)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签约仪式暨产学研对接会;赴合肥参加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对接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4个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组织70余家企业携117项技术需求到会发布并寻求合作;组织华菱重卡、东海机床等10家企业赴上海飞天众智中国制造科技服务平台,与中国航天八院及平台专家进行技术对接。2.强化科技项目支撑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工业基础好、行业竞争力强的优势,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突破重大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近3年,全市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29项、科技攻关项目63项,争取项目资金5590万元。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5项。2018年,新获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9项,组织申报2018年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8个。

  3.知识产权保驾护航2018年,全市共获12项国家专利奖、38项安徽省专利奖,组织9家企业申报第20届中国专利奖、26家企业申报省专利奖。2018年,5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4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居全省第1位;累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4家。先后组织7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华菱汽车2家企业评议项目入选2018年省知识产权评议重点项目。在省内率先开发应用“专利掌中宝”移动查询软件,鼓励群众利用手机发现、举报假冒专利。全市共有专利行政执法人员30人,专业队伍日益壮大。2018年以来,开展市县(区)联合执法检查活动7次,有效地维护了专利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篇十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发明专利省级及以上新产品证书或科技成果评价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通过有资质单位检测的产品等成果按企业实际支付技术合作经费总额的50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产学研专题

  产学研的概念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产学研涵盖项目

  电子研发、医疗机械、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

  哪些项目需要产学研?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

  安徽省各市政策汇总

  合肥市: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将发明专利权转让给区内企业并实现产业化的,给予转让方每件3000元、受让方每件2000元的奖励,每家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巢湖市: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经省以上认定),对联盟在攻克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中取得显著成效、带动产业发展的,给予50万元奖励。

  蚌埠市:每年安排100万元产学研合作专项经费,用于走访高校和科研院所,拜访院士和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以及举办产学研对接和专家行等招才引智活动。

  亳州市:高校院所与企业在2017年以后联合成立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以技术入股且股权占比不低于30%的,该企业纳入省绩效考核并获得优秀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池州市: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发明专利、省级及以上新产品证书或科技成果评价、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通过有资质单位检测的产品等成果,按企业实际支付技术合作经费总额的50%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滁州市:支持产学研合作。省重点面向在皖高校、科研院所,每年遴选并立项支持一批创新度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工程化研发,持续提升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成熟度。

  淮北市:引领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市级科技创新资金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鼓励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建立健全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促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淮南市:对在淮企业购买高校院所先进技术成果并在淮转化、产业化,同时在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完成的,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支付额(依据转账凭证),给予10%的补助,单个企业最高可达100万元。对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依据绩效情况,给予10-20万元奖励。

  黄山市(黟县):产学研活动补助。对县政府聘请的“五黑”特聘专家在我县开展学术研讨会、调研考察等,给予组织主体相关费用补助。

  六安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每年评选奖励10家产学研合作优秀企业,每家给予20万元的奖励,奖励资金用于研发。对产学研合作取得重大成效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补助。

  马鞍市:强化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安庆市: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自主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引进技术按实际支付研发经费或科技成果交易费的30%比例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安庆市2019年推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

  铜陵市:对国家、省部级高校院所在我市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连续3年每年给予500万元补助。对登记注册1年以上的新型研发机构,每年开展一次绩效考核工作,获优秀等次的奖励200万元。

  芜湖市:(芜湖县)支持第三方机构促成我县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按当年企业与所促成高校院所(不含已与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的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实际发生金额的10%奖励第三方机构,最高补助50万元运行费用。

  宿州市:支持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增强人才、技术、项目吸引力。

  宣城市:深化产学研合作,挖掘服务创新创业资源。以长三角合作为契机,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争取高校、科研院所在宣城设立分支机构。

  

  

推荐访问: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产学研 深度 融合